第141章 就害怕,很是害怕。(求訂閱~月票~)(第2/6頁)
章節報錯
山東大漢,山東大妞,骨子裡是有一種幹勁兒的,這個時期,也誕生了無數流傳後代的事蹟。
經歷了三天的慘劇轟炸,來到沂蒙山散散心。
回顧歷史。
驟然有一種“理解”的通透。
感受這一山一水,紅綠世界。
彷彿依稀可以看到戰爭時期,那黑白色的沂蒙山。
跟隨者歌劇的內容,從大青山突圍,到淵子崖戰役。
順著行軍路線,與革命遺址附近的村民交流。
沂蒙紅嫂的後人。
沂蒙六姐妹的傳說。
沂蒙母親。
無論是沂蒙人,還是沂矇事。
給了樂手與演員們很深的震撼,對於作品的理解更為深厚。
在樂手們的心中,沂蒙彷彿是一顆鋼鐵的種子一般。
經歷鍛造敲打,卻從來不會損壞。
剛強的從最艱難的歲月,迎接雨露,長成參天大樹。
在最黑暗的歲月,用人性的閃耀,活生生的照耀出一條光明大道。
當一週後迴歸上滬時,不少人恍若新生。
一時間,也有些明白了李少傑的想法。
有些事,有些人。
你不去看一看。
是根本無法用樂器演繹出來的。
沂蒙的精神,尤其是歌劇主角,沂蒙的女人,山東大妞。
這種外柔內剛,如何去演繹,樂手們與汪文珊,看著手裡記載的厚厚的一個小本子,心裡都有了數。
一週後,迴歸上滬。
音樂廳中,樂手與汪文珊也早早就到了。
第一次的排練與磨合也正式開始。
練琴,肯定不會一開始就讓你從頭到尾過,何況是這種時長几乎兩小時左右的歌劇。
按照李少傑的計劃,排練也開始進行。
第一天,並不是按照表演的樂曲演奏順序來的。
而是拋棄掉“序曲”的總結。
直接進入事件發展。
李少傑穿著一身運動服,來到了音樂廳正中。
與汪文珊打個招呼,笑了笑,隨後便站在指揮台上。
“想必,這段時間,大家對作品的理解會上升一個臺階,我的用意,很多人應該也都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