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陳浩的把控,整個團體活動運作的很順利。

播放的電影也如李少傑所言,並沒有著重於什麼“氣勢”,“壯烈”,“勝利精神”等等。

突出一個慘。

怎麼慘怎麼來。

悲慘,悽慘。

慘無人道慘絕人寰慘不忍睹慘不忍聞慘無人理慘無天日慘不忍言。

刀!

直接就硬刀!

什麼妻離子散,什麼丈夫出行打仗沒有意外,什麼孩子被刀,簡直小兒科。

著重於戰爭動亂之下,普通人民的悲慘。

不得不說,這種電影處理中,運用了各種花式藝術處理手法,讓這種“慘”盡情的放大,難以忘懷。

寫小作文不難。

但一遍一遍回味這種慘。

&nd是真的遭不住。

別說樂團的樂手們心態大崩。

就連掌控這個專案的陳浩也傻了。

幾次有衝動想要暫停......

連續三天的轟炸下來,慘劇見識的多了後,莫名其妙的,居然有些麻木的適應了。

陳浩當場就是一拍腦門。

好傢伙!原來你的目的有這個!!

緊接著,大家就一起動身,來到了山東革命老區。

沂蒙山。

這麼多年的發展與扶持,山村的條件也變得不錯。

雖然選擇的地方,苦肯定是稍微苦那麼一點,但接受起來問題不大。

其實也不算苦,只能說過去的有點累,待著有點無聊,生活上一些問題稍有麻煩罷了。

更何況,沂蒙山,現在可是5a級的風景區,只要出了村子,各方面的條件還是非常便利的。

來到這裡,聽著村裡面的傳說,見識了幾個老一輩的人訴說革命往事。

更是來到了那“沂蒙山小調”誕生的地方。

體會著“沂蒙精神”。

每個人,似乎能感受到不同的沂蒙精神。

無論是.....戰爭時期,軍民一心,百折不撓的鬥爭精神。

還是在日新月異的城市建設中迸發的新輝煌。

將貧困的山區,建立成5a風景區。

沂蒙人走出大山,在各個領域發光發熱。

當然。

在戰爭時期,沂蒙精神,永遠都是“剛強”“樂觀”“鬥爭”與“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