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這太簡單了,普通觀眾能聽出來平平無奇?

嗨!

那就再拖一個假音,假裝一段戲腔就完事兒。

這也導致,這樣的創作方式,幾乎成為了一個模板。

徒有其表。

音樂圈和網文圈往往很像。

有時候一種型別的爆款火起來,馬上就是無數跟風,模板,甚至是抄襲,連帶著跟風的作品吃爆紅的餘利。

一開始,人們或許愛屋及烏,迅速擴充的同型別市場滿足了人們的需求。

這樣的追捧加資本的運作,行業看起來會越來越火。

但這是透支行業生命力,造成的火熱表象全是虛浮的。

同型別的多了,絲毫沒有變化,觀眾的反感也因此而起。

但是這種反感的醞釀,往往只出現在小部分群體中,確實會擴大,但有限,且需要的時間太久了。

於是,更沒有改變的同質化,開始讓觀眾群體割裂,兩極分化。

喜歡的,你怎麼弄我都喜歡。

本來喜歡的,因愛生恨,然後對此極度厭惡。

網上本就更容易宣洩戾氣,有時候經過水軍挑撥,這麼一對立,本來可以溝通融洽的兩個群體開始瘋狂對罵。

然後資本藉此炒作熱度,越賺越多,行業同質化也越來越嚴重。

可觀眾是無辜的。

音樂人本就該愉悅大眾,但這個愉悅,一定不能是敷衍,更不能是負面引導。

審美的參差,喜好的不同。

再加上烏煙瘴氣渾水摸魚的選手大行其道。

分裂出更多的幹架話題也是可以理解的。

想清楚這些,李少傑皺著眉。

我到底是該怎麼切入?

既能兼顧熱度,也能兼顧作品的深度與優質。

不淪為市場的奴隸,但也能迎合市場,做出改變,甚至是引導。

是搞一點不一樣的中國風然後把他們打爛?

還是在他們擅長的傳統中國風上把他們打爛呢?

“算了算了,放假放假,反正這綜藝還早著呢,等到時候聽聽周媛媛的聲線再設計也不遲。”

打定主意,李少傑放鬆了下來。

“放假放假!!!回家陪老婆咯!!!”

“怎麼剛來上班就又要放假啊......”

周志豪撓了撓頭,一臉的玄幻。

上班之前先放個假。

沒上幾天,又放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