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白日做夢(第1/2頁)
章節報錯
與荀攸一番商議後,老董最終決定帶呂布、張遼、高順、趙雲、于禁、文聘六將出徵河東,馬超、孫策二人也帶上了,但並未給他們領兵的權力,只給了裨將的身份。
有意思的是,這次的監軍雖仍是荀攸,卻未再兼任軍師一職,而是換成了老狐狸賈詡。
按荀攸的話來說:“相國,在下長於戰術應對,隨機應變。然此番平白波殺伐為下、攻心為上,由深諳人心的賈長史擔任軍師更為合適。”
當聽到賈狐狸名字時,老董都感覺有些恍惚:好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啊……荀攸不提的話,都快忘了有這個人了。
可想而知,老狐狸最近何等低調。
當然也可以說,這傢伙多會上班摸魚。不知不覺間,已讓人感覺開會有他沒他,好像都一個樣兒。
就這,賈詡還謙虛呢。
“相國,在下最近偶感風寒……”
“華侍醫隨軍出征,你走哪兒給治哪兒!”
“如今都是年輕人的天下,在下已經老了……”
“呵,你今年四十四,老夫五十一!”
這下輪到賈詡愣住了,道:“相國去歲不是五十二,今年怎生又?……嗯,相國容光煥發、氣血旺盛,的確越活越回去。”
威逼強迫、連打帶拽下,終於將賈詡綁上了戰車。
沒想到,這傢伙無恥到了極點,臨出發的最後一天,又將周瑜帶到了身邊。
理由是,多給年輕人鍛鍊鍛鍊的機會。
老董鄙夷地看了一眼,都懶得搭理他。然後看向一旁的司馬懿,語重心長道:“等你老了,可千萬別學他。”
“這種經典的pua年輕人早看透了,會背地裡罵你‘老逼登’的。”
司馬懿當時的表情精彩極了,愣了一下才點頭稱是。
然後看著老董的背影,小聲嘀咕一句:“聽我說,謝謝你,你這個比師父還臭不要臉的老逼登……”
就這樣,一萬大軍共計三萬多人開始向河東進發——並非老董連民壯徭役也算上了,而是裡面還有將近兩萬的於夫羅人馬。
能用於出戰的,大概有五千匈奴騎兵,剩下的都是老弱婦孺。
不過按照計劃,此番也不用於夫羅如何出力,只要他能當好一個吉祥物,也就足夠了。
大軍由洛陽往西,抵達陝縣後,北渡黃河進入河東。
“從地形看,河東郡與關中長安和洛陽呈三角之勢,無論定都長安或雒陽,河東都是前沿防線。”
路上,周瑜一邊親身感受著北方地貌的不同,一邊向孫策解說著:“又因河東處於天下樞紐,向西是關中和涼州,向北直抵幷州和幽州,向東是進入冀州與兗州,向南則是弘農、洛陽與豫州、荊州,又因山河險要,易守難攻,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孫策和周瑜兩人自然是認識的,早在去年討董前,兩人便在舒縣見過且志向相投。雖還沒進行到升堂拜母的地步,但也惺惺相惜。
“嗯嗯……”孫策卻有些興致蹣跚,跟馬超一道扯了新發芽的嫩草,放在嘴裡嚼了嚼,跟羊一樣。
“過了這茅津渡,我等便進入大陽縣。”
周瑜對待老董說話不多,與孫策卻談興十足,“大陽縣乃古虞國之地,北倚中條,南接黃河,自古便是河東與中原的糧運、鹽運和行軍要道,因在大河之陽,故名大陽。”
“其假道伐虢、唇亡齒寒、伯樂相馬、按圖索驥等故事,均發生在此地。”說著,他才感覺到孫策百無聊賴,問道:“策兄,莫非不愛聽這些?”
“聽了也沒啥用啊……”孫策瞅著前方隱約可見的大溝壑,鬱悶道,“這裡地形複雜,根本不適合騎兵衝鋒。”
“或許正是因此,爸爸此番才帶了三千騎兵。”說著,神色已不由幽怨起來,“三千騎兵,又豈能盡興?”
“不錯,騎兵衝鋒至少也需五千人數,列陣成群。或是錐形猛銳,或是連環馳突,那才過癮。”
聽聞這個,馬超忍不住介面,道:“尤其相國麾下騎兵還配備了馬蹄鐵,千里奔襲亦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