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典韋咬牙切齒磨著大鐵戟,卻乖巧不敢反抗,老董不免有些感嘆:“唉……果然還是更喜歡他,曾經那副桀驁不馴的樣子吶。”

典韋聞言,磨得更咬牙切齒了。

蔡琰還沉浸在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的騎兵優劣的思索中,對老董的分析給予了積極的肯定:“叔父所言不差,早先武帝徵匈奴時, 亦是招募了大量的烏丸、鮮卑、羌人入伍,成為漢軍騎兵的主要力量。”

“同樣的騎射技巧,再加上領先的武器裝備,最終由千古名將霍嫖姚統領,才完成了對匈奴的打擊,成就‘一漢當五胡’的神話。”

說著拍了拍馬背上的高橋鞍,道:“但如今有了叔父這三件套, 漢人訓練一支勁騎時間便可快速縮短,且戰鬥力更強!”

“值此徹底攻守易勢, 寇可為,我復亦為;寇可往,我復亦往!大漢煌煌天威,再不容異族窺伺冒犯!”

一番話,聽得老董熱血沸騰。

目光忍不住又瞟了眼蔡琰的胸,心中再一次感嘆:侄女胸大不大還不清楚,胸襟卻當真懷藏天下,比自己強多了。

當下也豪氣頓生,道:“單靠這三件套,還不足以支撐我大漢拓地千里,令塞外異族漢化融合。”

說著看向一旁的考工令,道:“汝適才說,軍工廠的研發大有進展?”

考工令臉上當即綻放出笑容,不假思索道:“得董事長指點, 此處的鍛鋼之法已突飛猛進, 可進行大批次的生產, 懇請董事長考察檢驗!”

“大批次生產?”

一聽這個,老董頓時忍不住笑了,騷包地對蔡琰作出一個請的姿勢,道:“侄女,外面天冷,咱進去看看?”

蔡琰白了他一眼。

只不過這一眼,不知不覺已多了絲愛意的風情,最是美不勝收的人間好風景。

甫一進去,她就被裡面的場景吸引:這裡應當是組建車間,無數工匠正在給兵器開刃,進行最後的檢測,然後勒名於物。

還有一些徒隸熟練地將弓弩、盔甲各配件組裝起來,檢測後同樣勒名於物,最後交由一旁計程車卒,送至外面的成品間。

蔡琰娥眉輕蹙:這與想象中的鍛造製作場景不一樣。

再進由士卒嚴加看管的一屋,裡面的工匠便正對著兵刃淬火,其他工匠有的鞣製弓弦、有的削制弓弩配件、有的穿針引線縫製著皮革……

再進一屋,才發現工匠正在對著熟鐵鍛打,旁邊的製作間那裡,進行的也是弓弩盔甲等器械前期工序。

顯而易見,越是往裡,工序就越早。

這是將兵刃器械的工序全都拆分了開來,每個製造間都進行著特定的工序,甚至每個工匠也都只負責其中一道工序。

看到這裡,她不由疑惑開口:“叔父,這等製作方式莫非也是?……”

“哦,流水線生產嘛,既能極大地提供製作效率,又便於兵刃軍械的保密。”老董隨口回答,對此不以為意。

蔡琰卻又驚了,嬌軀也再一次輕顫:“往常製造一張良弓,需工匠耗費一年時間。就算所有材料齊備,沒有半日也組裝不出。”

“叔父卻只將這些工序分解,令每位工匠負責其中一道工序……若是由同樣的工匠來做,恐怕也不會這般快速吧?”

“不止如此!”在前引路的考工令聞言,忍不住開口道:“小姐不知,此事我等也做過試驗。用董事長的法子施為,效率足足提高了三倍有餘!”

“且每個徒隸只負責其中一道工序,就算被敵軍俘虜,也不知曉整件兵刃的製造流程。由此,董事長才大膽給予了他們刑滿自由的恩准。”

越說越激動,眼中忍不住流露出對老董的高山仰止:“最最重要的是,以往製造這些軍械,必須由工藝嫻熟的工匠來操辦。”

“小姐可知一匠難求,沒幾年的工藝可出不了師。”

“可將工序拆解後,任何徒隸都可輕鬆勝任其中一道工序,使得軍工廠整體生產效率大為提升!”

“還不止如此。”

聽到這裡,老董忍不住厚顏無恥地補充起來,道:“流水線還有一個更大的好處,便是零件都是組裝的,規格便要一模一樣。”

“若是強弩、刀劍等某個軍械壞掉了,用不著找工匠修理,士卒隨便換上個新零件便可以繼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