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故人後輩來投,我乃天道之祖(第2/3頁)
章節報錯
據她所知這支義軍背後還有著飛沙門的輔佐,而飛沙門正是立派於雁蕩山中的一家門派,這家門派比他們皓月觀幸運不少,未被列入旁門左道之屬,仍為正道,門中仍有修行正法。
不過司業此刻更為關注的事其實還是他們為何會被一團雲霧送到此地,又怎麼和這些人一起聚集在此。
當然,答案已經顯而易見,那就是斜月仙宗並未被滅絕,仍有傳人在世。
看看那頭巨獸就清楚了,那巨獸身強體壯,更身懷異能,堪比旁門道基,可是厲害的緊,背後沒有人餵養司業是半點不信。
只是在司業動腦筋時,其他人也同時在打量著各方,都在籌謀著。
只可惜他們此刻都不得動彈,無法想到就去做到。
當!!
忽然,一聲沉沉的鐘響在廣場上響起,滌盪去眾人心底的種種念頭,心靈驟然都空靈許多。
接著,一團雲煙在廣場上空匯聚,化作一張巨大面孔,面孔頗為精巧,有鼻子有眼還有兩縷鬍子掛著,只是看一眼便忘便模糊,記不得其樣貌。
想來是一門高深法術。
接著就是一聲聲悶雷般的話語傳遍全場。
“吾乃斜月宗山靈,執掌斜月宗弟子入門考心問道之事,你等今日來此,必有心入吾斜月宗,那麼這考心問道之事便由此開始吧。”雲煙幻化成的大臉一聲聲傳下,就讓在場所有人臉色大變,非急轉直下,而是盡皆振奮不已。
竟然還有這等好事,仙宗不愧是仙宗,即使在覆滅數百年後,底蘊仍然在。
……
揚關瞧著三個小輩玩弄這些小把戲也覺得有意思,但也就是有意思罷了,他此刻仍在溝通著雁蕩山間的法與理,試圖去探尋三千多年前,他上山時的那一幕。
他想窺視究竟是誰將他送上雁蕩山的。
這事由不得他不在乎,事關他的本身過往,他可不想自己的過往的記憶中有這麼一個模糊不清的人,尤其是見識了玄奘和尚在他地記憶中留存一縷影響便可復甦過來的情況,他便愈加謹慎小心,免得哪天就被某個大人物拿去做了替身,甚至直接被那個大人物給做了替劫之身。
谷欇
總之,在總總他所能想到的下場中,沒有一個是好的,所以他才回地仙界,來此查探情況。
但他記憶中的那個“人”並未在雁蕩山留下痕跡。
雖然這個揚關已經有所預料,但仍舊有些失望。
法與理都未曾記下痕跡,這也在意料之中,畢竟道果便可自行抹去自己在法理中留下的影像。只可惜揚關在此間用不了天道,施展不了三階道果仙術,否則定還能做更深層次的探尋。
但沒有那麼多可惜,事實就是如此。
若非接下來還有不少地方可以查驗,揚關這會定然勾連天道來查探大道留影了,大道之下,還能藏的住本相,到時即使面貌模糊了,但本相氣機卻是掩藏不了,定會暴露。
雖然道尊世尊那等大能定然懷有大神通可掩藏自身跟腳,但揚關此番來查探自然是清楚這位既然會樂意將自身尾巴的奇怪之處展露給揚關瞧,定然也是想讓揚關來此探尋他,尋找他的蹤跡,否則直接顯化一道人相來糊弄過去就行,著實沒必要在揚關成就道果的關口模糊面目。
思緒幾番調動,揚關最後決定下山去。
再去老家淞城走一回。
這沿途也有不少地方出現在記憶中,那位前輩可是有好多手段在這沿途展露,勾引走了揚關好多修行的慾望。
至於那靈峰山頭的那場考心問道,揚關只覺有趣,但不欲摻和,有那三個後輩在場就可搞定了,畢竟也不是什麼大事。
那夥人中也無有什麼天姿卓越之輩,即使有,揚關也不在乎,修行到了他這等境界,哪還會在乎所有的修行天姿,資質再高又如何?能修行到元神就已經不是資質說的算了,連道心都可以錘鍊成他想要的形狀。
諸多大能能有如今的修為哪個不是歷經許多災劫的。
所以真正能讓揚關這等大能在乎的其實只有那等能夠本性如一,矢志未變者。
如此大毅力之輩世上難尋,一顆恆常的道心即使經受無數災劫的錘鍊,仍舊如最初一般,不會純粹,也不會多出。
這等人物才是真正天才。
若遇上如此天驕,揚關定然要收入門牆。
可時至今日,揚關都未曾見到,只能在照鏡子時見到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