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爭之世,怎麼可能不用間呢?

鑑於原國現在全面優勢,只要給足了待遇,再給安排好後路,列國核心重臣或許會不為所動,中高層以及中基層可就很難經得起誘惑了。

近期,智瑤忙的有兩件事,第一件就是築造新都的事情,再來則是智開的婚事。

智開已經及冠,只是並沒有婚姻物件。

堂堂原國的太子沒有婚姻物件?這件事情說起來比較複雜。

當前同姓不婚,有頭有臉的家族則大多為姬姓,並不適合作為智開的妻子。

宰予先出使完宋國再去越國,在宋國時就是向宋王欒提出聯姻的建議,到了越國一樣會向越王勾踐提出聯姻的意向,去楚國同樣會有那麼一出。

本來智開的婚姻不會是那樣,問題是智瑤正經詢問,得知智開對婚姻的看法比較隨意。

隨意到什麼地步呢?只要有一名妻子能夠生下子嗣就行,壓根不在乎妻子來自哪裡,長相美醜之類。

既然智開並不在乎妻子是誰,以智瑤的意見當然覺得最好是來自宋國,後面索性連越國和楚國也不放過,只是越國和楚國的公主並不為妻,只能是當「嬪」了。

宋國給出了很積極的回應,不斷給選定出嫁的幼女彌子加封,彌子從不起眼的普通公主一下子增享食邑六座城池。

這位宋國公主的名叫彌,為子姓,以春秋戰國的習俗或規則,女性是名在姓前,自然稱為彌子。

她今年十六歲,美醜什麼的……,估計宋王欒也不敢選一名醜女來出嫁吧?

宋國已經給了正式的回應,想來越國和楚國也很樂意跟原國成為姻親關係,只是關於越王勾踐和楚王燕的答覆不會那麼快被送回來。

「你母近來可好?」智瑤完全是苦笑著在問這話。

智開聞言同樣苦笑出聲。

芬嬴一直以來都希望智開能娶一名趙氏女,也就是讓智開娶自己的表妹。

娶表妹這種事情?還是趙伯魯的女兒?智瑤說什麼也不會認同的啊!

如果智開娶了趙伯魯的女兒,等於是娶了智瑤的侄女,不止關係要亂套,怎麼都屬於近親結合了吧?

諸夏這邊現在還是講究血統的時代,但是沒有變態到讓親兄妹或親姐弟結婚的地步。

至於說娶表妹這種事情?諸夏曆史上比較常見沒有錯,查一查就知道會生下多少畸形兒,出現多少死胎,又或是生出來又有多少沒長大就夭折了。

智瑤除開不希望出現近親結婚之外,其實也是在保護趙伯魯的這一支趙氏。

王后來自趙氏,太子妃也來自趙氏,就算趙伯魯再老實,他的兒子會是個老實人嗎?

一旦趙伯魯的兒子不老實,原國超大機率會出現外戚,有這種跡象別怪智瑤臨近駕崩之前帶著整個趙氏入土。

芬嬴為了讓智開娶趙氏女,不知道從什麼時候一直頻繁召見趙氏的幾位及笄女子入宮,再召喚智開過去,想得就是讓他們日久生情,搞得智開很是苦惱。

有那功夫,智開更想多讀一些書,不然就是與年輕俊傑們多多相處,壓根就不想陷在胭脂粉黛裡面。

智瑤派出使節團前往宋國、越國和楚國商談婚事之日起,開始讓芬嬴鬧彆扭,相處不愉快之下,兩夫妻都快一個月沒有見面了。

芬嬴那麼一搞,弄得趙伯魯很是惶恐,三天兩頭就要入宮找智瑤請罪。

原國身份最高的男女鬧彆扭,連帶高層近期也有些擔驚受怕,順帶又讓智開多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大王和王后不合,王后會不會因此被廢?一旦王后被廢的話,等於智開嫡長子的身份存疑,太子之位會被動搖嗎?

如果大王另立王后,化家為國之後妻和媵的身份就不再那麼分明,新王后的子嗣肯定就搖身一變成為嫡出,即便智開仍舊是太子,新王后的子嗣會是什麼想法?

用有明一朝的說法,原國出現了動搖國本的危機,著實需要讓眾大臣重視起來啊!

智開笑呵呵地說道:「近來諸位大臣深怕父親與母親感情不合,父親心生換後之念。話裡話外讓兒子多多奉勸母親,不使兒子有為廢太子之日。」

竟然有這樣的太子?也就是這種話都能直接說出來。

智瑤聽得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