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造反?呵呵了!(第2/3頁)
章節報錯
在燕地的人們瞭解原國的文明之前,該地會先歷經一場血與火,原來的當權者被一棒子打落塵埃,舊有的秩序將被推翻,不知道會有多少人為舊秩序陪葬。
文明?好比如成湯代夏,姬周反商一般,智瑤一樣是在進行一種新的鼎革,自然會有新的文明傾向。
那麼,進行鼎革的原國跟原舊秩序的諸侯國,哪怕是相同的根腳,文明核心可能不變,看上去則顯得不一樣了。
問一個極為簡單的問題,智瑤願意給更多的黎庶廣開上進渠道,其餘諸侯國願意嗎?他們哪怕有個別人願意,能做到原國這般規模嗎?不可能的!
“請太子上臺。”智徐吾低聲提醒道。
智開必須承認自己很緊張,遠比當初舉行冊立太子儀式還要緊張。
成為太子什麼的?只要智開沒有犯下致命的錯誤,作為智瑤的嫡長子就是王位的第一順位繼承人,天定的事情,興奮感方面必然會降低。
成為主將率軍出征是智開人生中的第一次,很清楚父親有什麼期待,其餘人都在矚目,等同於舉國上下都在關注,怎麼可能不感到緊張?
司馬穰苴看到智開先做一個深呼吸才上臺,露出了善意的笑容。
其他被安排進北征班底的人,他們一樣對智開的舉動充滿了理解與善意。
不是誰都有資格作為太子首秀的幫手,並且不是簡簡單單的幫手而已。
這一次進入太子的幕府,等於打上了太子的標籤,哪怕他們這一代無法受惠,肯定會對子嗣留有遺澤的!
因此,再怎麼無慾無求的人,只要他們有家人和後輩,誰不珍惜能夠幫到太子的機會呢?
看看站在司馬穰苴左右兩側的人,他們固然年紀方面都有點大了,一個個卻是有名的戰將。
同時,看一下站在這一幫老將後一排的人,他們就顯得年輕許多。
這一些年輕人之中,十成裡面有三成出身於普通家庭,剩下的則是老牌貴族的子侄。有這個比例其實已經顯得非常健康了,好些王朝的中高層幾乎被固有利益階層佔據,很難去產生新貴的。
有那麼一件事實就是,新貴總是比老牌貴族更加沒有底氣一些。這一點能從並排站立年輕人的神態中看得出來,背景越好的年輕人一定是看上去更為放鬆。
明明他們當前的身份地位都差不多,為什麼老牌貴族子弟會更放鬆?因為他們見識得多了,再來就是哪怕犯錯也有長輩兜底。
沒有長輩兜底的新貴,他們極可能犯下一次錯誤就能讓之前的所有努力付之流水,怎麼可能不表現得更加謹小慎微呢。
站在高臺的智開在大聲講話。
智開的眼睛在看著一個個由士兵組成的方陣,目光更多時候是留在新成立的羽林軍團的方陣,偶爾才會掃視一下其餘方陣。
在智開的理解中,虎賁軍就是原國最精銳也是最能打的一支部隊,可是虎賁軍不適合做快速的長途奔襲,相反是剛剛成立不久的羽林軍更為合適。
這一支羽林軍團的正式成立在去年,先期的準備工作卻是週期極長。
羽林軍團的成員皆是來自功勳之後,年紀在二十二到二十五,絕對沒有低於二十二歲或高於二十五歲的人。這個是包括各級軍官,不單純限制士兵的年齡。
這種年齡構成註定了一點,再加上羽林軍團不是騎兵就是騎馬步兵,註定絕對不會是一支防禦型的部隊,會一次又一次被拿來當尖刀使用。
他們也是原國有別於臨時徵召成軍的部隊,將作為第二支常備軍團而存在,戰兵編制為三千人。
原國的人口總規模已經快要逼近一千萬,養七千常備戰兵的虎賁軍和三千常備戰兵的羽林軍,合起來也就一萬常備兵而已,不過份吧?
當然了,原國已經有邊軍體系,國家要負責邊軍的一應裝備以及糧秣等後勤,不是光養虎賁軍和羽林軍,再加上各處邊軍約有三萬左右的總規模。
第一支邊軍的駐點在句注山和夏屋山,一開始也就兩千多人,主要用於防備來自趙氏代國或樓煩的突然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