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有些事情該做了(第2/2頁)
章節報錯
再說關二爺,沒有滿清的推動,真實的關羽其實有不少被詬病的地方,不也是成神了嗎?
智瑤也會進行造神。
寫?那是不可能寫的!寫需要耗費的時間與精力超乎想象,寫出來還不一定有讀者,不想受罪千萬別碰。
智瑤會做的是設廟,請進已故的一些有功之臣。
很多中給為國捐軀的將士設立祭祀,智瑤為什麼沒有做?這個跟智瑤的成長軌跡有關係,再來就是時代的特殊性,敢這麼做會引起全社會暴動。
簡單的說,當前可以入伍征戰不止是榮譽,還可以得到很多實惠;再來是,原國並非是在一片廢墟中建立,不需要趕跑什麼侵略者,不存在悲壯的色彩,陣亡將士只是在履行義務與責任。
雖然繼承了晉國遺產的原國是一個軍果主義國家,有些東西還是不能瞎玩的。
要知道一點,在諸夏享受香火歷來就是非常嚴肅的一件事情,亂玩會不止會把國祚玩沒了,影響的也不止會是當代人。
不看背景,不顧時代特性,什麼都生搬硬套,鬧呢?
主持完祭祀之後,智瑤肯定要將水利工程視察一遍,隨後再前往視察新都的修建。
原本略顯荒涼的區域,水利工程完工之後,一座座村落跟著成型。
這些村落說是農莊更合適,他們都是有組織有紀律的生產組織,並非純粹的村莊。
按照實際需要,其實原國還應該在當地築城,作為行政樞紐的同時,增加當地人們的安全感。
“此處……”智瑤看到水閘旁邊有一座茅屋。
隨行視察的智英低聲說道:“起初乃是竇氏追憶族中長輩之所,黎庶自發前來叩首。”
那就是竇犨的廟了?
還真別說,宋朝就有百姓感念竇犨開渠興水利的功績,自發地為竇犨修了廟,訊息傳到朝堂還讓竇犨被追封為英濟侯。
這就是做了什麼,予世人與後人皆有恩澤,成功封神的例子之一。
類似的例子並不少,一般影響力都不大,有些人卻因為自己的行為得到後人追思,獲得了神格,也活在了百姓的心中。
智瑤選擇當作不知道茅屋是一座廟。
追究起來的話,或許只是一個用來追思的地方,遲早有一天會封神是一種事實,怎麼都能算淫祭的一種了。
然而,較真的話,竇犨確確實實作了不少有利生民的事情,摧毀或是更激烈的行為,竇氏這個家族會有什麼感受先不提,黎庶恐怕就會產生怨念了。
黎庶的怨念對當權者來講,認為重要那會無比重視,覺得無所謂其實也就那麼一回事。
至於說怨念長期被積累,搞到“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的程度,反正不是還沒有發生嘛。
《仙木奇緣》
“我……要不要先彙報太子,再提醒一下竇氏?”智英現在想的是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