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又開創出一個歷史新規則(第2/3頁)
章節報錯
得到召喚的智開回來,看到的是大陣仗。
智瑤當然坐在主位,旁邊坐著芬嬴,一王一後還真的能並排,誰都講不出什麼二五六來。
左右兩側不是大臣就是姨娘輩,每一個人的表情都不一樣。
“見過父王、母后,諸位大人。”
在場誰的輩份都比智開大,稱呼一聲“大人”會顯得比較親近。
智瑤與芬嬴不用回禮,其餘人可就不能安坐著,必須站起來向智開致意。
“太子且過來。”芬嬴對智開招呼,示意就坐在智瑤的左側。
周朝沒有區分左右哪邊為尊,之前的殷商一般是以左為尊。
一國之重在祭在戎,殷商的巫師文化很濃,而左師就是武將第一人。
智開坐下後,輕聲問道:“父上,發生何事?”
這小夥將身份變換得很溜嘛?大聲問候是君臣的“父王”,聲音小了變成父子關係的“父上”。
小夥子可以皮一些。
智瑤從任何一方面都要表現得穩重,怎麼可能小聲嘀咕。
芬嬴沒有那麼多限制,小聲提示道:“你之婚事委實難辦,大王召喚重臣給與意見。”
智開下意識看向趙伯魯,納悶自己的舅舅也算是重臣嗎?
這話怎麼說呢?趙伯魯是九卿之一的內史,怎麼就不是重臣。
只是吧,趙伯魯完全是受到“寵愛”才獲得高位,之後又獲得爵位,要不要純以功勞評定真沒那些資格。
智瑤也不是壞了規矩,諸夏曆來就有厚賞妻子孃家人的習俗,原國給予趙伯魯優良待遇只是延續傳統,並且還讓君王多了一股人情味。
就實情來說,原國內史任命給趙伯魯,遠比其餘任何人更合適,智瑤能夠把握住趙伯魯,以後趙伯魯也能幫到智開。
直白點就是趙伯魯註定只能依靠王室,純粹是捆綁牢了,並且個人能力實在過於有限,激不起太大的浪花。
“今歲春季太子便要北征,寡人本欲明歲再行太子婚事,奈何王后心急。”智瑤笑著講了這麼一句話。
眾人給面子地跟著笑了笑。
智開卻是笑不出來,一時間有點僵住的模樣。
這一幕讓很多人看到,由不得在心裡開始胡思亂想了。
他們應該在想:“太子有自己鐘意的人了嗎?”
然而,智開心裡的感覺很複雜,想道:“已經沒有女子有資格成為我的妻子了嗎?”
很多人不喜歡“門當戶對”這種限制,存在就有存在的道理。
從很小的時候,智開就知道婚姻不由自己做主,不是沒有憧憬過未來的另一半會是怎樣,認知中會是某位諸侯的女兒,哪曾想到了結婚的年齡卻找不到合適的物件了。
這說明什麼?只是純粹說明其他國家已經不配和原國平起平坐了。
要不然的話,但凡智瑤稍微透露出一點意思,相信列國之君會知道怎麼操作。
最為合適的宋君欒必然當即重視起某位女兒,一再加恩賞賜食邑來提高政治地位。
覺得比宋國更有資格的越國,勾踐說不定能幹出自薦送女的操作?
其餘的袖珍諸侯也不可能矜持,他們願意為了能夠跟原國太子聯姻幹出任何事情。
說不得還會加速楚國的昭固進行篡位?
智瑤一直很關注智開,沒有任何跡象表明智開看上了哪一家的女子,看到智開那副模樣變得有點不那麼確認了。
“可是有鐘意之人?”這話只能由智瑤來問了。
智開被問得一愣,老實答道:“婚姻之事,父母之命,禮儀行之,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