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尤看著一車又一車用馬匹拉來,裝載籮筐裡面閃閃發光的甲片,心裡很好奇幾乎每一片規格差不多的甲片是怎麼做成,又該動用多少人力。

甲片怎麼做成?他們不知道智氏在三年前就已經使用水力鍛錘了,哪怕派出的探子窺探河系邊的工坊,他們也難以搞清楚在水裡不斷軲轆轉的轉輪是幹什麼用的。

智瑤願意帶他們參觀“鄴”城,不代表所有的一切都會展示出來。

水力鍛錘不會展示。

製造箭鏃的灌模工序同樣不會展示。

著實有許多對當前時代來說太先進的玩意,真不能隨便示之與人。

韓庚一開始以為智瑤是拿自家的庫存賣給自己,看了“鄴”城的一些作坊,再猜測製作速度之後,明白匠人幹得熱火朝天,便是在加緊製造他們所需的軍備了。

“僅僅‘鄴’城就有近十萬匠人,智氏還在‘陰’、‘潞氏’都有類似的城邑,他們擁有的匠人到底數量是多少?”韓庚光是稍微想想就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

在“鄴”城這邊看到的不是半成品就是零件,它們被送來加工變為成品。

那麼,肯定是有製作半成品和零件的地方啊!

哪怕是參觀完了“鄴”城,包括韓庚在內的人,他們其實還是處在懵懵懂懂的狀態。

智瑤可是花了接近三十年才將一系列“配套”搞到現在的規模。

拿製作一件甲冑來說,金屬的冶煉,加工時再次加熱的鍛打,不能缺少的皮革或是布料,最終變為成品,其實就是一套科學體系。

擁有類似體系的家族不少,除了智氏之外,其他家族製作一套甲冑,一般是由一個或幾個師徒一起從無到有的完成,智氏卻是進行了分工,搞的就是那種一種流水線體系。

流水線啊?怎麼可能不建立標準,也就是某個部件的規格怎麼樣,它們一定是那種標準,要不然下一個工序的那關就過不去。

狐尤拿起一片甲葉,看到甲葉上有看不懂的文字給愣了愣神。

“此為‘智數’。”智瑤掃了一眼甲葉上的編號,看到1046789111這樣的數字,心情絕佳之下給狐尤進行掃盲。

有編號?那就是說,智氏這邊除了水力鍛錘之外,有了新的科技進展。

每一組編號後面都代表著一個集體,前面的編號是人,第二排是地點的代號,第三排則是出自哪一套模具或機器。

狐尤聽得很詳細,鬱悶一個字又一個字拆開能聽懂,組合起來反而就聽不懂了。

儘管聽不懂,狐尤還是覺得大受震撼,問道:“如此說來,僅一日‘鄴’城便可成就千餘甲冑?”

當然不是那麼算的!

說白了就是看需要,靈動地調整產能。

比如說,智氏極度需要甲冑,匠人就會得到調整,用合適的人手數量加班加點;缺了武器,匠人又會被調去打造武器。

這裡就能明白一點,關於專業培訓這一方面,智瑤是無比認真的。

再來,匠人每多學會一個手藝,他們能得到的就更多,進而自發地去學習更多。

“有此‘城’,便是諸侯聯合來攻,何懼也?”韓庚心情複雜地說了這麼一句。

同樣不是那麼算的。

如果進入熱兵器時代,軍工產能會顯得更重要一些。

在冷兵器的時代,糧食的出產量才是重中之重!

當然,任何時代糧食都顯得很重要,只是佔到的比重問題不一樣。

同樣作為參觀者,衛君黔才是心情最放鬆的那一位。

智氏強大與否,又是強大到什麼程度,反正衛國根本無力招架。

衛君黔現在最愛觀察的就是韓庚的臉色,每一次看到韓庚皺眉或是臉色灰暗,一次次都會在心裡面暗爽。

“及早讓他們認清楚差距,小心思怎麼都該收斂了吧?”智瑤帶他們特地來參觀,炫耀是其次,更多的是近一步展現實力。

多帶一個衛君黔,則是智瑤想借衛君黔的嘴巴威懾諸侯,只是衛君黔到底敢不敢隨便亂說,著實是比較存疑,多少是該暗示一下的吧?

威懾諸侯只是一方面,智瑤還是很願意看到諸侯心急之下犯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