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不完整版的中原之主(求訂閱)(第2/3頁)
章節報錯
臺狐說道:“隨楚軍南下,逗留‘商丘’並未離去。”
可憐的魯國君臣,他們現在屬於有家回不得的狀況。
魯國君臣不是沒有派人來智瑤這邊求放過,態度謙卑不說,講話又很好聽。
事關原國的戰略部署,怎麼可能是魯國使節講幾句好聽的話,原軍就從魯國退兵呢?
現在,原國君臣需要先看一看魯國各地的情況,非是到了魯人反抗太激烈,激烈到原國都扛不住的程度,或是投入太大沒有收益,要不然沒有可能會放棄吞併。
如實而言,原國現在吞併魯國顯得有些著急,奈何魯國就是不長眼。
魯國之前就跟吳國眉來眼去,後來當楚國的舔狗,一面又積極接洽越國。
就問問,誰能容忍自己有這麼一個鄰居?
更不用說魯國是一個很喜歡口嗨的國家,著實太難令人心存好感了。
拿戰略角度說事,原國能允許魯國的存在會是一件怪事,有機會不滅掉,還等著魯國成為聯軍在中原攻打原國的橋頭堡嗎?
不解決掉魯國,屆時聯軍在魯地集結,能夠更輕易地把原國攔腰截斷。
如果晉地與齊地遭到截斷,原國會不會失去齊地?考慮到齊地納入原國統治不久,還是極有可能出現反覆的。
這一次,齊國舊貴族無法成事,一來是他們有點蠢,更多的是原國對戰諸侯處於上風,換作原國落在下風,大亂一波是無法避免的事情。
“等諸侯回過神來,聯合針對原國是絕對沒有可能避免的!”智瑤萬般清楚這一點,並且一點僥倖的心理都沒有。(APP客戶端的彩蛋章有最新勢力分佈圖)
他們踏著冰雪回到“濮陽”了。
因為還是冰天雪地的關係,軍隊並不會立刻解散,相反會駐營渡過這個冬天。
除開常備軍之外,傳統部隊的納賦期限早就過去,吃喝都是國家來出,儘管部隊有所怨言,怨氣則是沒有的事情。
智瑤在“濮陽”見到司馬穰苴,詢問齊地那邊的情況。
“得土之民愛戴君上,舊有權貴,乃至仍有恆產‘士’、大夫則心有怨言。”司馬穰苴說道。
很合理!
畢竟,既得利益者是最排外的一批人,他們恨不得所有好處都歸於自己,並且很討厭之前什麼都不是人成為自己的一份子。
原國現在對那一批人是安撫為主,主要也是原國現在不宜大動干戈,等待整體局勢穩定下來,誰再跳就要試一試“鐵拳”的打擊力度了。
很多事情會隨著原國這一次擊敗諸侯聯軍而改變,只是需要時間去進行發酵,令那些心有不甘的人看清現實,不是吸引他們參與進來,便是出現逃亡潮,乃至於出現鎮壓的場面。
智瑤說道:“若無媯姓陳氏,寡人必是齊國遺民首恨之人。”
沒錯啊,仍舊懷念姜姓呂氏的那些人,他們最恨的就是媯姓陳氏,認為要是沒有媯姓陳氏,齊國不至於變成現在這般模樣。
這個也是智瑤隱性鼓勵媯姓陳氏復國的原因之一。
司馬穰苴問道:“今次帶回五萬楚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