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鬥懷救王心切,不計傷亡進行猛攻。

同時,假的交戰就是假的,真實的交戰更為真切,聯軍營寨裡不全是蠢貨,一定會有人醒悟過來。

大規模的交戰再次開啟,打了約兩個時辰之後,聯軍的營寨裡果然再一次有了動作。

這一次,聯軍營寨近乎傾巢而出,也就是能動彈的人都被動員了起來,傷兵與病患被留在原地,其餘人要捨命突圍了。

“受困敵軍僅剩兩萬餘?”智瑤覺得這個數量很合理。

圍困戰打了將近三個月,原軍這邊也不是沒有死傷,傷亡人數約三千,傷患數量多一些,陣亡人數不超過八百。

范蠡說道:“敵軍餓斃、傷重而亡者眾也。”

是啊,遭到圍困之後,各項生活質量肯定會出現斷崖式的下降,非戰鬥損員必定會更嚴重一些。

在這三個月裡,聯軍一開始還有足夠的柴薪,每天怎麼都能吃上一口熱的。

到後來,儲備的柴薪嚴重不足,哪怕能開火造飯,重新溫熱則是不可能了。

更後來,喝一口涼水,生米都要往肚子裡吞嚥。

至於說病患的救治,平時都沒有靠譜的救治手段,能奢望在艱苦條件下得到良好的醫治嗎?

季節已經來到冬季,氣候一天比一天寒冷,暖和氣候下能熬得住,到了寒冷季節就真的更難熬了,不少聯軍士兵在睡過去之後再也沒有醒來。

所以,聯軍的大批減員真不是死在原軍的利器之下,超過三分之二是一種非戰鬥減員。

“君上,楚國援軍拼死,新軍傷亡增大。”孫武派人過來彙報。

智瑤早做了準備,吩咐道:“楚軍既是來援,便使其入營。”

反過來說,不能讓諸侯給成功突圍了。

這要原軍出動更多的兵力將出營的聯軍給堵回去,同時不能讓原軍遭到兩面夾擊,需要對戰場態勢有比較強的可控性。

來援的楚軍可算是推進到聯軍營寨三里之內,不再被樹林擋住視野之後,雙方都能目視到對方了。

那一剎那,聯軍發出歡呼之聲,來援的楚軍也是瞬間士氣大振。

“需使敵軍騎兵不敢輕易逼近,亦需保有退路!”葉公說道。

他們是要接應被困的友軍突圍,不是來增加受困的軍隊數量,自己在猛攻的同時,也需要聯軍自己奮力殺出來。

援軍進入營寨後果會很難料,誰不懂這個道理呢?

對他們來講最迫切的是重新取得聯絡,可是想要辦到的難度著實太大了!

鬥懷現在對葉公有比較大的意見。

之前,葉公可能是過於謹慎,也能解讀為膽子太小,或救援楚君章的心情不迫切,反正是鬥懷發狠不計傷亡硬拼才造成突破。

鬥懷本部在不到兩刻鐘的時間裡傷亡數千,怎麼可能心裡會沒有怨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