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鞅要釐清田畝的事情傳開,國內會群起洶湧嗎?”智瑤已經從魏氏在傳話,看出魏氏是反對的態度。

魏氏不會悶頭就上,他們肯定會跟智氏取得共識,再拉上別的家族。

韓氏到底會有什麼行動?他們是繼續跟趙氏保持步調一致,還是自己拉出大旗,或是靠攏向智氏和魏氏?

其餘的家族?釐清田畝對國君有利,公族估計會在晉君午的示意下配合趙氏;中小貴族再怎麼憤懣,一時間也不敢瞎嗶嗶,會等魏氏和智氏上了,他們才跟在一旁吆喝。

“不管他們,我家做自己的事情。”智瑤合上了處理完的農業發展計劃,站起來伸了一個懶腰。

要不是近期特殊,智瑤真不想一直在“新田”待著。

作為都城的“新田”幹什麼都會被窺探,智瑤要做的太多事情不能在眾目睽睽之下。

比如說,針對各種水車進行試驗,挑出最合適的那一款進行量產。

然後,各種犁的試驗,還是選出最合適的款式。

再來便是需要去實地觀看,看看能不能身歷其境讓智瑤腦子裡有靈光一閃,想到什麼工具沒有被“發明”出來,趕緊給補上空缺。

智瑤一直都堅信一點,新工具的出現並使用就是一種科學上的進步,並且那些新工具的出現不止會讓做很多事情變得更加便利,其實也是在推動新型思維的誕生。

新工具的出現肯定會對生產力的提升有幫助,關於這點不需要有任何的質疑。

拿各種用來投入木工的工具說起,智瑤在搞東搞西的時候“發明”了什麼,工具在老智家得到推廣,製造某件產物的效率簡直不要增加得太快,好多之前做不出來的東西也能做了。

在之前,智瑤一度開玩笑跟人講過,僅是能大批次生產木板就能讓智氏發財。

現在嘛?智瑤說過的話正在得到證實,太多的家族知道智氏可以大量出售木板,並且價格上也不貴,他們採購木板開始改善家居環境。

等於說,僅是智瑤的一個小舉動,晉國貴族的生活質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更是節省了很多的錢財。

怎麼說呢?能用木板來當地板,不用再鋪上厚厚的地毯,便宜的木板取代了更貴的地毯,不是節省又是什麼?

有點可惜的是,老智家還沒有在製造桐油上取得突破,要不然建築上的改革肯定會更多。

至於說上漆什麼的?夏朝和商朝早就有所發展,只是到了西漢才得到更大的進步。

智瑤在這種審查計劃的情況下,一天天保持著枯燥的生活作息。

他是帶著極大的熱情在幹活,絲毫沒有覺得不耐煩,更不用說旁邊還有已經逐漸長開的施夷光和鄭旦在紅袖添香了。

某天,差不多處理好手頭工作的智瑤得到彙報,說是老子來了。

一別經年,智瑤好像有個五六年沒有跟老子見面?

“見過世子。”老子看上去竟然跟五六年前沒有太大的區別。

不好說是本來已經老態,很難出現太大的變化,還是養生有道。

智瑤是到門口迎接,將老子迎請到會客堂。

老子帶來了一車的書,有竹簡也有紙張的款式,說是請智氏幫忙每一本印刷個上百本,要帶回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