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3頁)
章節報錯
話說,智瑤在智躒在世時為什麼不拿出各種計劃?
這個跟人在每一個階段的身份定位有關。
當時的智瑤還不是世子,計劃書倒是能拿出來,問題是執行者不是智躒本人,便會是作為世子的智申,身份不夠的智瑤在天然上只能在旁邊乾瞪眼。
那不取決於能力的高低,只跟身份差距有關,講究的就是一個名正言順的法則。
不要小看名正言順的重要性,事情能不能辦成,會遭遇到多少質疑或多大的阻力,歷來就是跟名正言順有關。
比如說,一名大臣再有能力,他行使一國之君的權柄,幹得再好依舊是會遭到詬病,少不得有個權臣的稱號,換作一國之君去做則是完全沒有什麼問題。
成了世子的智瑤可以更加名正言順地行使一些權利,不止在人手的調動上,連帶物資的調配,各種方方面面的運作無外乎是行使本該有的權柄,不算是被賦予,更談不上什麼侵權。
“核查我家農田數目,務必不使有錯漏之處。”智瑤當然知道農業才是根本。
他之前從軍隊開始搞,其實還是權柄方面的問題。
訓練軍隊得到家主的認可與允許就行了,掌握家族農業資訊,包括想對農業生產進行干涉,真不是一個嫡系子孫就能幹的事情,哪怕這個子孫受到再多再大的寵愛,不行還就是不行。
博覽道對於智瑤成為世子之後開始有各種動作有點心理準備,應下來之後,說道:“聽聞‘元戎’提議釐清田畝。”
啊?有這事呀???
智瑤還真不知道。
近期,智申一直被喊去宮城開各種會,回家之後沒有提起趙鞅關於釐清各家族田畝的事情。
要說最近有什麼值得關注的事,其實就是狐氏歸國,狐解得到了下軍將的任命。
智瑤這些天窩在家裡,重新審閱早就在做的計劃書,怕的就是有什麼疏漏,幹起了查遺補漏的活,對外界的訊息關注就少了。
“何處聞得?”智瑤問道。
博覽道答道:“偶然由魏氏之臣得知。”
現在是魏氏正面扛趙氏,他們的各種動作會有點多,肯定是故意傳出趙鞅要釐清田畝的事情,真假就有待證實了。
智瑤心想:“如果是真的?我那未來岳父還真的是夠莽啊!”
釐清田畝是幹嘛的?
首先,各個家族會將根本實力,也是最重要的秘密暴露出來。
一切只因為被知道有多少農田就代表能被預估可以出產多少糧食,稍微的估計一下也能猜測出家族中有多少“士”和“徒”了。
糧食產糧和擁有多少軍力被知道,沒有安全感只是其一,實力擺在了明面,不等於告訴有敵意的家族:好了,我就這樣。想收拾我?上吧!
博覽道彙報完該彙報的事情,告辭離去。
這個也是老智家的新變化之一,家主該知道的事情,世子也會得到彙報。
以前老智家可沒有這種規矩,智申和核心族人、重要家臣對智瑤有太多的期待,給予了智瑤作為一名世子已經超額的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