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現在還沒有正式成婚,歸屬方面沒有最終落實,稱呼“名”會很合適,要不然叫“公孫”就顯得太見外了。

智瑤看了看陶碗裡的小米粥和碟子上的鹹菜,又看到了芬嬴一臉藏不住的期待,笑了笑伸手接過盤子,放好後吃了起來。

“其實還是春秋好,跟現代訂婚之後差不多,都比較放得開。換作是兩宋之後,結婚了都放不開才叫悲劇。”智瑤一心二用,一邊跟芬嬴講著閒話,一邊想道。

他之前看了智躒轉交過來的各地情報,包括幾個家族接收範氏、中行氏的訊息,還有來自齊國、楚國、吳國和宋國的資訊。

總體來說,老智家接收中行氏的封邑並沒有遭到任何的抵抗,過程順利到就好像是在接收本應屬於智氏的家產。

比較有趣的是,原屬於中行氏的族人、家臣,他們面對前往確認歸屬權的智氏相關人等,壓根就是跟見了親人差不多,熱情到不行的同時還很識趣,進行了全面的交接,人也踏上了前往“智”地的路途,等著老智家開內部大會再進行安排。

中行氏那些人的配合不單單因為智氏和中行氏同出荀氏,裡面最主要的還是中行寅的一封封親筆信和家主信物的印章起到作用。

肯定也不能少了智氏當前獲得的聲勢,再有智躒就是要庇護中行錡的明確表態,跟智瑤名聲鵲起也有一定關係。

智氏目前不說如日中天,智瑤有了諸多的表現讓智氏的未來充滿了光明,足以讓同出荀氏的各宗擁有期待感。

所以不止老智家的人對未來充滿了盼頭,需要“避一避風頭”的中行氏眾人也覺得歸入智氏,兩家再合力共創屬於荀氏的輝煌屬於大有前途。

範氏對智氏則是沒有什麼友好度可言了。

事先,本身就是智氏加入到平叛陣營為範氏為敵,後面更有士吉射已經跟中行寅鬧翻,尤其是智躒沒有表態要庇護範氏的某個誰,範氏壓根就沒有理由配合智氏對自家城邑的接收。

最最最重要的是,士吉射已經重返晉國境內,範氏再一次集結起了一支約三個“師”的軍隊,他們一旦能夠挫敗南下的魏氏和趙氏私軍對各城邑的接管,乃至於殲滅趙氏和魏氏的私軍,說不得有望上演捲土重來的年度大戲。

一連串的失敗之後,範氏還能再集結起三個“師”,可能質量不怎麼樣,表明的則是士吉射還對所屬城邑有掌控力啊!

在一系列的情報中,楚國依舊看上去半死不活,齊國的田乞在各種上躥下跳,吳國則是已經在醞釀北上挑戰晉國。

現在晉國內部,包括周邊列國,一致在等著士吉射能做到哪一步,鄭國會對範氏有何等力度的支援。

“你大兄已在攻‘溫’,聽聞緩中有序。”智瑤沒話找話說。

不要以為現在的貴族姑娘對戰爭沒有任何興趣,她們要是混得極度好,其實是能夠左右國家對外的開戰,或是穿針引線讓國家內部各家族聯合起來針對一家的。

衛國的南子就屬於能做主對某國開戰;曾經的趙莊姬乾脆就在晉景公一度滅亡趙氏的謀劃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芬嬴很專注在聽,聽了一小會突然問道:“大人慾使大兄為餌?”

這是智瑤有些說漏嘴,提到了趙氏有兩個“師”在“溫”附近待命,魏氏對範氏所屬城邑的攻打進度緩慢。

目前歷史版本遭到智瑤的干涉,很多方面起了變化。

原版歷史上,智躒在前493年就已經故去,輪到趙鞅做主的晉國前前後後花了九年才最終平定叛亂並滅掉範氏和中行氏,順帶也再一次打得衛國臣服。

因為智瑤一直在“扇翅膀”的關係,不止好多事情被提前,連帶齊國和衛國都遭受了重創,甚至本來會佔點小便宜的鄭國都被攪了一波。

芬嬴低聲說道:“大大不喜大兄……”,意識到了什麼,很突然閉嘴不往下說了。

所以吧?智瑤沒有說士吉射已經率領大軍正在逼向“溫”這個地方,很明顯就是趙鞅拿趙伯魯當誘餌。

能撐過這一關的趙伯魯就等待下一次考驗,要是他撐不過的話,趙鞅也捨不得一個“師”陪葬。

很大的機率是趙鞅讓趙伯魯認清自己的能力,也讓趙氏有話語權的族人對擼掉趙伯魯世子的位置減少爭議,會是誰來接任趙氏世子的位置,該由趙鞅的一眾子嗣盡情表演和賣力角逐了。

如果這一次趙伯魯經不住考驗,極大的可能性會是趙毋恤殺出重圍獲得趙氏的世子之位。

“之前刺殺趙毋恤倒是讓我顯得自信心不足。有絕對的自信,不會想去刺殺,並且真的實施行動。我真正需要的是一種,任何人都無法阻擋我創造霸業的心態啊!”智瑤心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