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將為王前驅貫徹到底(第1/2頁)
章節報錯
芬嬴又給智瑤生了一個兒子,另一個誕下男嬰的是好,其餘兩位媵則是生下女嬰。
講一句很真實的話,以前智瑤可能不在乎生男生女,後來慢慢會更重視男嬰。
沒有太複雜的地方,智氏的勢力範圍越來越廣,宗族社會體系之下當然是自己的子嗣去管理最放心,帶把的後代自然也就越多越好。
智瑤從來沒有想過要搞一步到位的郡縣制,真的有建國並橫掃宇內的那一天,採用的將是分封制與郡縣制並存。
那是秦帝國與漢帝國交給歷史的答卷,一步到位的郡縣制之下,出現動盪難有勤王的親族;哪怕分封制會帶來一些麻煩,起碼肉依舊是爛在老智家的鍋裡。
智瑤的思想覺悟無上限,然而想要成就大事,戰略可以無限高,做事卻要穩著來。
最為現實的是,一個帝國的建立之初不會少了麻煩,第二世犯下的小錯誤會在有心人的操作下被一再放大或擴大,連第二世都撐不過去的話,不止統治者的家族要完,天下動盪會死的人就多了,用他們的鮮血澆灌出新一批權貴。
王朝存在才有實現最終抱負的那一天,失去了基礎就什麼都沒有了,新生王朝還沒有來得及乾點什麼,誰敢說無法創造出什麼價值呢?
“趙毋恤屠殺代人?”智瑤本來心情很好,聽到訊息立刻臉色變得陰沉了。
所以說,牛逼還是老趙家牛逼,一直以來採取的就是要麼不做,一做就做絕的理念。
老趙家開創的第一挺多,包括在社會不允許的情況下邀請自己的親戚上門作客,隨後再幹掉;提出“始禍者死”又自己身體力行搞內鬥,到真正動手發起內戰;支撐不下去的情況下,幹出瞭解放奴隸的動作,大舉搞分田;嫁出女性再設宴將姐夫幹掉,謀奪了姐夫的國祚;覺得實力已經足夠強大,不想再當臣子,帶頭將一個國家給分裂了。
就問問,有了上面那些史上第一次,老趙家到底牛不牛逼?
現在,智瑤聽到了什麼,聽到趙毋恤有計劃地實施大規模屠殺,又開創了一個史上第一。誰敢說老趙家不牛逼,信不信智瑤立刻跟他急。
智徐吾說道:“代人癲狂,不畏死,敢死,已不可使也。”
任誰遭遇到那種事情,除非是完全失去了精氣神,要不然都會一心想要拼命求活的。
所以,智徐吾在發現代人敏感到極致之後,有那種碰上陌生人就玩命的決心,放棄了抓捕更多的代人,率軍當機立斷地回國了。
智瑤問道:“得代人幾何?”
智徐吾答道:“約有六萬餘眾?皆是解救自趙氏之手。”
智瑤問道:“其人可知殺戮乃是趙氏所為?”
智徐吾想了想,說道:“或知。”
這一下,事情不就好辦了嗎?
使用陰謀詭計殺死代君雍的兇手是趙毋恤。
在代國幹下累累罪行的是趙氏。
智氏過去是針對趙氏,並且還解救了一大批代人,等於就是以解放者和救世主的身份出現。
不會所有代人都失去理智,只要智氏跟他們講清楚,再讓他們用代人的身份重返代國進行宣傳,代人起碼知道是誰幹下了那些罪行,哪怕代人依舊對智氏有警惕心,不至於一見到就要死磕吧?
“如今首要乃是消除代人敵意,使其知曉智氏是友非敵。代人若因我得活,亦有我方可報仇,如何不親善與我?”
“代人無君,我使之得活,亦為其親眷復仇,我便是其君。”
“代地不可得,得其人可也。”
智徐吾在認真的聽著。
凡事就是辦法比困難多,看就看能不能找到解決的辦法而已。
智氏現在有一批代人,那些代人就是智氏用來宣傳的人選,有他們當現成的例子,不止可以讓其餘的代人知道仇人是誰,還是一面能夠形成對比的鏡子。
等於說,趙毋恤幹下的那些事情只是讓智氏暫時無法佔領代地,卻是能夠讓智氏更加容易地消化掉代人。
目前智瑤對疆域的擴張不是慾望太強,想要的是獲得更多的人口,代地完全可以晚些時候再去佔領。
當然了,智氏不佔領代地,同時也不能讓其餘人去佔領。
“代地已有瘟疫橫行?”智瑤問道。
智徐吾用沉重的表情說道:“遍野屍首,積水浮屍不絕,代人無有常理,確有瘟疫橫行。”
相關的衛生條例早被智瑤使用在軍中,其中就包括怎麼處理傳染病,方法對患病者會有點殘酷,也就是採取嚴格的隔離制度,卻是保證了傳染病不會擴散。
那真的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但凡有點辦法,沒人會願意那樣的。
智瑤就在思考一個問題,到底是不是趙毋恤故意派人將屍體丟入積水,又或者說是不是他們故意製造瘟疫。
如果真的是趙毋恤知曉怎麼做會形成瘟疫,並且故意去那麼幹,掌握了生化手段的趙毋恤以後還會在哪裡使用相同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