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好事以及壞訊息(第2/2頁)
章節報錯
歷史上秦國修鄭國渠,主幹道水渠的長度約三百里,水利工程完成之後為秦國增加了三十六萬頃的良田。(說法比較多,這裡不一定正確)
智氏目前修建的水利工程,主幹道水渠的總長度約是一百二十里,比之齊桓公時期修建的干時、時水等幾條水利工程的總合還要長二十里左右,算作是夏、商到姬週三代中總裡數最長的水利工程。
智瑤不在修建水利工程的工地,主要是公輸氏耗費了四年左右的時間可算把智瑤需要的水力鍛錘研究了出來。
水力鍛錘?是的,就是水力鍛錘。
公輸氏沒有到智氏之前,智瑤就展開了水力鍛錘的相關研究,只是有一個概念,礙於智瑤有其它的事情要做,自然沒有那個時間全心全力投入研究。
想要將水力鍛錘研究出來,關鍵的地方在於各種齒輪的實驗,一再試驗出最為合適的齒輪組合,齒輪組合越是優秀,需要的水流速度就可以不那麼湍急。
當然了,承載扇葉的轉輪也是需要費心費力研究的部件之一,倒是鍛錘這玩意需要投入研究的時間最短。
在整個研究的過程中,從尋找合適的木材,到後面乾脆使用金屬,又歷經了美金與惡金之間的較量,說起來好像挺簡單,真正展開研究才知道複雜。
對了,美金指的是青銅,不是刀樂。
知道智瑤為什麼一直在拖著沒有啟動水利工程嗎?除了戰事不斷之外,剩下的緣由就是在等著水力鍛錘研究完畢。
在接下來智氏修建水渠的時候,會有專用用於水力鍛錘的主幹道水渠,等於說“鄴”城邊上也會修建水渠,只不過是專門提供水力鍛錘使用,周邊將不會開墾農田。
一旦水力鍛錘投入使用,可以想象到智氏又將開啟新的時代。
這個開啟新時代不是指軍工業又邁進了一大步,產量將提升到什麼程度,其實代表著智氏開創了人類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製造出工具來對大自然的偉力進行利用。
水力鍛錘有了,開啟了一個新的思路,日後是不是會有人想要利用風力?
齒輪的應用會隨著水力鍛錘的投入使用有足夠清晰的認知,那麼既然齒輪能夠應用在水力鍛錘上面,人們發現原來只要將齒輪進行組合就能減少或增加對“力”的利用,會不會對齒輪的使用有更多的思考呢?
等於說,智瑤給有相關興趣的人開啟了一扇門,那些人到底會將門裡的知識使用到什麼程度,屬於一切皆有可能。
其它不說,智瑤在修建“鄴”城時就投入了滑輪、吊輪之類的工具,幾年過去之後輪盤都被研究了出來,並且開始應用再車弩、床弩和投石車上面。
必須說的是,公輸氏對攻城器械的研究在越走越遠,不知道這個歷史版本會不會還有墨子跟公輸班展開的較量?
如果這個歷史版本仍舊有公輸班跟墨子的較量,可以肯定的是墨子會輸得相當慘。原因是公輸班不止早就在邁步飛奔,使用公輸氏創造物的也會是智氏的軍隊。
器械優良和先進,軍隊戰鬥力高強,墨子怎麼跟公輸班較量來著?
當然了,更加可能發生的是墨子也被智瑤蒐羅到智氏,作為小輩的墨子極可能跟公輸班雙劍合璧再創造出更大的輝煌。
越是大的工程,越是急切不來,一應事項忙到一半時,智瑤收到了從代國送來的新情報。
“趙氏押解大批代人往北,亦再征討樓煩部落?”智瑤感覺有點迷了。
講道理,代國以北是樓煩的地盤,趙氏在兼併代國期間遷徙代人向北,一邊還征討樓煩人,怎麼看都會令智瑤覺得不對勁。
可以確定的事情就是代國失去了統治階層,僅僅依靠各地的代國貴族抵抗趙氏,他們在趙氏動用約三萬兵力的掃蕩下遭到了各個擊破,後面就是大量大量的投降了。
智瑤思來想去,想到了一個可能性:“趙毋恤要跑?!”
得出那個結論的智瑤臉色徹底陰沉了下去。
如果趙毋恤真的要帶著趙氏舉族遷徙,尤其還帶上十數萬的代人,乃至於是更多的人,事情的發展可就真的是太操蛋了!
“不行!哪怕無法全部攔截,能攔截多少就算多少,決不能讓趙毋恤帶上十數萬人遷徙向北,要不然我以後的日子會很難過!”
智瑤非常慶幸自己練出了一批騎兵,只是很難確認到底能不能挽回失誤,又將挽回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