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那邊像是一柄尖刀那般直插中原腹地的關係,並且在後面發展成為經濟重地,沒道理齊國會不重視。

一開始分封在那邊的齊國公族的封主,他們本家的實力就很強大,後面更是在一再的內卷中大魚吃小魚,以齊國目前的狀況無法跟智氏對抗,抵禦魯軍的入侵應該不成問題。

並且齊人在面對魯人時有天然的心理優勢。這種心理優勢就好像是晉人對上所有人都不會慫,齊人打從心裡認定魯人就是手下敗將,十分的戰鬥力發揮出十二分都不會令人感到驚訝。

所以了,儘管齊國整體形勢非常惡劣,發現魯國竟然對自己落井下石,一定會心裡無比憤怒,想要在魯軍身上狠狠地出一口惡氣。

司馬穰苴和孫武對視了一眼。

他們四目對視了兩個呼吸的時間,一起笑了起來。

智瑤看得一個愣神,想到了什麼似得搖了搖頭,哭笑不得地說道:“二位勿用心懷顧慮,有所建言,直說便是。”

沒道理司馬穰苴和孫武看不出先讓魯軍去肆虐對智氏有好處,他們之前那樣又是一次表演。

不是演什麼,無非就是想看一看智瑤的精力被魏氏和韓氏的異動牽制,心態有沒有變得更著急想滅掉齊國,又或者會不會在處理魯國的事情上出現失誤。

這種試探有點小惡作劇。

要是智瑤真的做出錯誤的抉擇,少不得上演良臣力諫的戲碼了。

孫武和司馬穰苴明顯低估了智瑤。

其實像智瑤這種有明確目標的人,怎麼可能遭遇意外就亂了方寸,大目標就擺在那裡,出現失誤並且察覺到,也就是一個微調的操作重新擺正罷了。

這就是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事先做了相關計劃的好處,跟走一步看一步有著根本上的區別。

“如今,吳國、魯國已有所動,楚軍仍屯兵宋國境內。不知楚國當作如何抉擇?”智瑤問道。

孫武說道:“楚如何不想分杯羹,奈何吳國在側,魏氏亦是集結重兵。”

簡單來說就是,楚國的外部環境很惡劣,不是他們想做什麼,變成是周圍幾個鄰居願不願意讓他們做到什麼。

他們已經不在室內,來到了“臨淄”的街道漫無目的逛著。

本來作為齊國都城的“臨淄”城,不見了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的場景,有的只剩下蕭條。

事實上,齊國都城“臨淄”本就是一座商業型的城市,有城池內戶口的人都會想著要跑,定時定點進來討生活的人在戰亂來臨後就不會再來,肯定是讓本來擁擠的城市瞬間少了大量的人,一下子變得冷冷清清。

齊國的公族在“艾陵之戰”期間折損了一大批,後面內戰中又成批倒下,他們的死亡不止是自身完蛋,家人、家臣、隨扈的境遇可想而知。

智瑤就吸收了不少家主死亡的齊國公族破敗成員,像是在中山國敗亡之後那樣組建起了協從軍,專門幹一些髒活累活。

只能說,只有失去了才懂得曾經擁有的美好,為了保住富貴的協從軍用在肅清方面真的好使。

“兩萬餘齊人可使之西向。”智瑤比較突然地說道。

正在故地重遊的司馬穰苴先是愕然,隨後說道:“可也。”

智瑤又說道:“公子頑可堪大任。”

這個公子頑不是已故齊君壬的子嗣,甚至可以說跟前幾代的齊君血緣關係都比較遠了。

司馬穰苴和孫武都知道智瑤只是在通告,不是一種商量。

智瑤幽幽地說道:“兩萬齊人皆是齊國棟樑,西向挫敗魯國入侵便是其使命,歸來必有忠臣得享高位。”

近期,智瑤在思考一件事情,智氏雖然佔了齊國的疆土,一碼事歸一碼事之下也算是幫助齊國幹了清君側的事業,想要成為齊國執政,不過份吧?

智瑤有所顧慮的地方僅在於會不會過份刺激到魏氏,轉而留了一手從各方各面滲透齊國的招術。

遠處,又一波混亂被制止。

智瑤待在“臨淄”的這些天,只要出來逛遊,必定會有齊人試圖進行刺殺,再被一一給逮住。

那些齊人的身份千奇百怪,唯一的共同點就是,他們都不是貴族……

------題外話------

現在是4:08分。超級困,第二章著實是碼不完了,應該是下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