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齊國真的要完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為什麼會有“仗義每多屠狗輩”這個說法呢?一般指的是從事體力勞動的人,從事低賤職業的人反而有時候很仗義。
現在敢於刺殺智瑤的人,他們的理想或許很高尚,以為殺了智瑤就能讓齊國得到解救,想法卻是過於簡單了。
一旦智瑤死於齊人的刺殺,齊國將會得到非常猛烈的報復,智氏或許不會做出讓百里之內變得雞犬不留的事出來,齊國都城“臨淄”內的齊人也不至於會死絕,大多數齊人卻是一定會被暴怒的智氏士兵屠戮。
當然了,敢將刺殺智瑤的行動付之行動的齊人,他們想要的是刺殺成功,或許不會去思考真的刺殺成功之後會有什麼後果。
只能說,無知者無畏啊!
也許有人會去思考後果?可是他們依舊會進行刺殺,認定只要刺殺成功,付出多大的代價都是值得的。
所以,有個人哪怕知道無論成功或是失敗都將連累數萬、乃至於數十萬人,還是毅然決然發動了“博浪一擊”的刺殺,直接導致百里之內各種形形色色的人遭到針對或是清洗。
那些齊人的刺殺行動顯得很幼稚,身上藏著稀奇古怪的兵器,以為有機會靠近智瑤身前,殊不知他們出現之後就有很多雙眼睛盯著,稍有不對就會遭到緊盯的人制服。
哪怕他們偽裝得再好,顯得再怎麼人畜無害,打從事實上還是沒有接近智瑤十米內的機會。
如果是攜帶遠端兵器,除非想要刺殺的齊人擁有小型弩,可以從藏著的懷裡掏出來就射擊,要不然只要被發現疑似攜帶弓弩一露面就將會圍上抓捕。
事實是什麼?智瑤很惜命!
因為智瑤惜命,尤其是遭到過一次有威脅的刺殺之後,走哪裡都會有喬裝打扮的暗衛監視一百二十米以內,有暗衛佔據制高點觀察全域性發現不對勁就會示警,用暗衛約定的訊號指示哪裡出現風險較大的人物,其餘暗衛再行動起來。
暗衛?沒錯了,智瑤是從遭到刺殺後,蒐羅了整個智氏,徵召了形形色色的人才,用後世的一些訓練手段進行培訓,再讓他們集思廣益新的訓練科目,訓練出來的一支部隊,專門用於保護一些重要的人物。
這就是智氏體量夠大的好處,智瑤想做什麼都能調動出足夠的人力物力,想要組建一支特殊性質的部隊,擁有兩百萬左右的人口可以提供選擇。
當然了,智瑤無法去了解兩百萬人那麼多,暗衛的初期組建主要是徵召一些在戰爭中立下出色偵查任務的斥候,再從負責喬裝打扮擔任細作的群體中去挑選。
兩年的時間過去,智氏的暗衛部隊從零漲到三千,比之常備軍僅是少了兩千人。
從這裡也能看出一點,智瑤組建暗衛的野心有點大,不止是用來做防衛工作,後面絕對會在列國建立情報網。
這又是智瑤給予世人會上的一課,將間諜這種職業提前不知道多少年就出現在諸夏大地。
在“臨淄”城內保護智瑤的暗衛多達五百,還有擺在明面上時時刻刻跟隨保護的數百明衛,哪怕是遭到擺明陣仗的攻殺,百名甲士再加上其餘的明衛和暗衛,足夠支撐到支援趕到了。
智瑤沒有去關注突然間出現的異常。
跟隨智瑤左右閒逛司馬穰苴以及孫武同樣不會關注,他們需要注意事項著實太多,沒有人特意前來稟告話,代表那件事情根本就不值得分心去傾注精力。
距離他們將“臨淄”控制住已經過去將近四個月,清掃“臨淄”周邊的行動大體上完成,剩下的是怎麼將控制變成一種佔領。
不是在玩什麼文字遊戲,控制和佔領看著好像沒區別,實際上兩者之間的區別還是比較大的。
控制會比佔領存在更大的被顛覆可能性,也能理解是短期內可以把控住局面。
佔領則是肅清了絕大部分的威脅,己方在某地的軍事力量形成絕對的優勢,該區域的敵人不具備依靠自己將佔領軍驅趕走的能力。
智瑤重新回到下榻之處,得知闞止已經等了很久的訊息。
這個闞止是一位挺有意思的人,與田氏爭鋒就沒有佔過上風,稍微不對就會進行退縮,以至於明明一直在跟田氏作對,卻是依舊活得好好的。
“田氏一定是故意不殺闞止。這麼識相的人,能力還平平無奇,留著比殺掉好處更多。”智瑤看到闞止的那一刻起,心裡想著。
換作智瑤碰上闞止這種對手也不會殺。
畢竟,殺了這麼一個好對手,說不定會換來一個更難纏對手,是吧?
闞止先是討好地笑了笑,才說道:“止聞晉卿欲使二‘軍’西向討魯,特來求見。”
按照周禮的編制,一個滿編軍團就是一萬兩千五百名戰兵。
也就是齊國了,歷經那麼大的動盪之後,只要有人能夠穩定區域性,再給予強有力的統治,起碼湊出軍隊是不成問題的。
齊國的京畿圈嘛?缺了什麼,人是不會缺的。其它諸如武器和糧食,智氏的繳獲實在太多了。
當然了,編制能拉起來,裝備能到位,有多少戰鬥力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就智瑤所知道,每一個國家的生民都有屬於自己的個性,不是每個國家的人都有晉人的那種好戰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