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會往西北方向進行移動,做的算盤是來到“高陵”的北邊,智瑤將留下一些部隊,帶著主力在直插南下。

智瑤不直接從東面進入戰場的原因很簡單。

目前狐氏所部就在“高陵”的西北面,狐尤麾下還有一支屬於智氏的騎兵。

一旦智瑤率軍抵達“高陵”戰場,代表著晉軍與聯軍的決戰時刻就將到來。

既然智瑤到了就會立刻發動決戰,處在有效指揮鏈的部隊肯定是越多越好,智氏的騎兵充當鋒銳,有裝備馬鐙和馬鞍的狐氏騎兵總不會連打下手都無法勝任吧?

三天之後,又是在一個有充足月光的夜裡。

智瑤騎馬立在一個矮坡之上,看著前方的處處篝火。

坡地後方,密密麻麻的騎兵,他們人站在地上手裡牽著韁繩,等候著上馬的命令。

而在騎兵的後面有更多的戰車以及步兵,他們一樣是在等待坡地上的那個男人下達指示。

夜襲啊,著實是被智瑤給玩明白了,並且不厭其煩地實施這種打法。

沒有記錯的話,智瑤二十歲之前就反覆使用藏身樹林的伏擊戰術?偏偏還一次又一次得手。

事實也就證明了一件事情,世界上沒有什麼爛套路,恰當的時機選擇了正確的方法,甭管套路爛不爛,講究的是有用就行。

智瑤沒有回頭,用正常的聲量說道:“二三子各歸本部。”

早在等待的中行錡、程武、智林、籍秦等人,哪怕是智瑤背對著,他們還是行禮之後才各自離開。

夜色中怎麼對全軍下達命令呢?智瑤接過了臺狐剛剛點燃的火把,緩緩地掄了三圈就是訊號。

將要騎馬作戰的騎兵第一時間上馬。這一次沒有什麼人的嘴巴含住東西,戰馬四蹄不用包布,馬嚼子也不需要戴,玩的就是直接往敵軍靠近,進入合適距離立刻發起衝鋒。

智氏兩千七百多的騎兵,加上狐氏那邊的接近六千,他們將作為第一梯次。

約在兩百乘左右的戰車兵將會緊隨其後,並且還有一個“師”的步兵。

智瑤周邊則會留下約三個“旅”的兵力,他們是護衛力量,也是作為預備隊。

超過八千騎兵活動起來,夜色裡響徹如滾雷一般的聲音。這種動靜離得遠了聽不到,靠近到千米之內就能模模糊糊聽到,一旦接近三百米內就是轟隆作響了。

一整天心神不寧的趙毋恤並沒有睡著,僅僅是躺在草垛之上假寢,聽到模糊滾雷聲時就睜開了眼睛。

“告知秦將,我等往而攔截晉軍。”

“另,通告跋呼臺、呼佐兒米,向東撤退。”

“我部往西!”

幾道命令被趙毋恤語速極快地下達,他還一邊喊,一邊奔向自己的坐騎。

遭到夜襲了啊!

聽動靜,發起夜襲的晉軍騎兵恐怕是近萬,哪怕趙氏有做準備,並且趙毋恤還事先警告了盟友,多日下來從一開始的謹慎對待,到好一段時間過去之後變得鬆懈,僅僅是近萬騎兵就夠聯軍難受一波,並且還有數量不明的戰車和步兵呢。

趙氏的人得到命令當然是二話不說趕緊轉移。他們不是沒有其它想法,比如感到憋屈之類,問題是勢比人強,再則就是趙氏太需要儲存實力,同時也是削弱周邊幾個勢力了。

趙毋恤騎馬狂奔時,視線一直看著火光大作的西北方向,很擔憂晉軍晉軍發現己方,不去打目標明確的秦軍營盤或白翟、樓煩。

火光?那是晉軍在發動攻擊之後根本沒想隱藏行蹤,乃至於還刻意多置火把,為的就是製造出更大的聲勢。

“探子不是稟告姬瑤只有不到兩萬人馬嗎?怎麼看上去規模超過五萬?”趙毋恤知道智瑤會玩,並且打從心裡感到嫉妒。

人數一旦有個數百、上千、數千左右,有充足月光的夜色下想隱藏還是不容易。

智瑤當然看到了在月光下逃奔的一夥人馬,心裡很清楚那就是趙氏的部隊,已經決定暫時放趙毋恤一馬,看到趙毋恤又選擇逃跑,一點分兵追擊的想法都沒有。

“這個熊孩子,一次次出賣盟友,等著哪天遭到反噬吧!”

------題外話------

那啥,以後改一下更新時間呀。早上六點一章,中午十二點一章。不在午夜十二點更新,也不是兩章一起發了。連發搞得跳訂太離譜了有沒有,大概是以為只省心了一章,最後一章總是比倒數第二章少了兩三百訂閱,簡直是悲傷!所以,十二點先一章,下一章在六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