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一個半月之後。

晉國的“大荔”境內,一支支打著智氏旗號的騎兵,他們像是追狗攆雞一般逮著一支白翟人或樓煩人追殺。

這些智氏騎兵當然是智瑤帶著西征的那一批,他們出現在“大荔”的原因是智瑤從渭水南岸撤回晉國,再從“彭戲氏”的某處渡河來到渭水北岸。

智瑤統率的主力在“新楚”附近休整,騎兵則是被派出去清理大股小股的白翟人或是樓煩人。

對於智瑤率軍突然出現,韓氏的韓康先是嚇得臉色發白,得知智氏和鍾氏先擊敗楚軍,受於汛期影響無法在西面渡過渭水才回轉,並不知道“高陵”那邊的戰況,確認不是戰敗回撤,一下子讓韓康重新鎮定了下來。

這個韓康是韓庚的叔輩,年紀約五十歲左右。

韓氏最近很苦啊!

他們集結了一個軍團西征,靠近秦國的各個城邑以及村落的“士”和“徒”基本都去納賦,有留下“士”和“徒”也數量極少,遭到趙氏、白翟、樓煩分散襲擊,城邑級別的城池固然安全無憂,村落級別的“邦”則是損失慘重。

這麼說吧!這一次之後,韓氏在靠近秦國的封地,村落一下子沒了百個以上,遭到殺死、擄走的口眾不會少於三萬,其餘的物資損失以及農田損壞會讓韓氏花費起碼兩年的時間才能補上。

韓氏在“高陵”可是有一個軍團的兵力,前些日子還下了長達半個月的雨,有危機也不可能馬上面臨全軍覆滅的危險吧?

所以,韓康明知道韓庚那邊情況不明,極可能智瑤率軍過去能救一命,還是懇求智瑤先幫忙把在韓氏封地內肆虐的敵軍趕走。

智瑤本著先解決後路危機的設想,再來就是有逮住趙毋恤的需要,索性也就答應了韓康的請求。這麼做還能讓韓氏欠下人情,整得了個一舉三得。

趙氏、白翟和樓煩欺負韓氏著實是老開心了,對上智氏的騎兵立刻全面拉垮,短暫七八天時間內被消滅了三千多,其餘隊伍得到訊息也在緊急撤退,沒有得到訊息的人估計是很難走脫了。

因為答應了韓康的關係,一下子又給智瑤手上增加了一個“師”的兵力,其中韓氏兩個“旅”,另外三個“旅”是魏氏緊急動員起來支援封地正在遭受襲擊的韓氏。

其實說起來,魏氏感到很欣慰。為什麼呢?因為只要晉國對西邊用兵,屢屢都要被侵襲封地。而這一次可算不是魏氏倒黴,變成了韓氏。

魏氏願意緊急徵召兵力支援韓氏,肯定是不想這邊的韓氏徹底失去抵抗能力,導致戰場向魏氏的封地轉移。

“趙毋恤在‘北征’以西?”智瑤得知訊息有點錯愕。

中行錡笑著說道:“宗子威武。”

情況是趙毋恤得知智瑤突然出現在“大荔”之後,想都沒想立刻向北轉進,模樣就像極了一隻被驚嚇到了的貓,好不容易收集起來的小魚乾都不管,炸毛之後直接就一溜煙飛竄了。

為什麼中行錡會出現在這裡?主要是“智”地離這邊非常近,先期將楚軍戰俘押解回來的晉軍,他們把楚軍押到“智”地進行安置,中行錡目前就在“智”這座城擔任留守,得知智瑤率軍在“大荔”休整,隨軍過來進行拜見。

智瑤對中行錡說道:“今次,錡便隨我西征。”

中行錡就這個意思,沒開口請求被智瑤主動提出來,別提有多麼高興了。

智瑤心裡在想的是:“針對齊國的舉動越來越大,恰恰是讓中行寅賣老命的緊要時刻。中行錡能在西征時搞出一些動靜,想來中行寅會更賣力吧?”

他們花了二十天左右的時間將韓氏封地內的大多數敵軍解決掉,智瑤也沒有想著將韓氏的兩個“旅”和魏氏的三個“旅”帶去西征,自然是將剩下的敵軍交給韓康,自己則是率軍繼續未完的西征。

智氏和鍾氏的大軍突然間在晉國西境冒出來,一下子嚇走了趙毋恤這股敵軍,晉國西征大軍的後路危機得到解除,不美的是趙毋恤膽子太小,完全不給智瑤逮住並吃掉的機會。

在接下來,智瑤派出去的斥候回稟,說是趙毋恤率軍渡過洛水正在向“高陵”進發。

智瑤心想:“這個熊孩子是有心葬送白翟人和樓煩人吧?”

講道理,趙毋恤不在“大荔”附近跟晉軍交戰,無非就是搶來了很多家當,不能隨隨便便又丟了。

趙毋恤先將搶來的人口和物資安排妥當,又率軍向“高陵”而去,隊伍中的趙氏所部有著比較明顯的減少,倒是白翟的數量增加了一萬人左右。

聯想到趙氏想要竊了代國,以地緣政治的角度思考,沒有道德底線的趙毋恤想幹什麼,用得著多死腦細胞去思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