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穩坐釣魚臺了,屬於是(第2/2頁)
章節報錯
什麼意思?
意思就是韓氏從來沒有獨當一面,不管是國戰還是家族私戰,一直以來都需要其他家族在側,韓氏還是打輔助的那一方。
鍾武哪裡知道智瑤近期歷經了什麼心理旅程,就實說道:“韓氏可牽制秦軍,便是妥當。”
大家對韓氏都沒有太高的期待感,只要韓庚能率軍撐住不潰敗,其實也就算是完成任務了。
那麼,韓氏真的有那麼弱嗎?或許不是真的那麼弱,大家都覺得韓氏無法扛正面,搞得韓氏自己都是那麼認為。
心態上面不對勁,自己都缺乏信心,怎麼可能幹得出什麼大事呢?
看看鐘武那個神采飛揚的模樣,他之前也覺得鍾氏不行,有了一次正面擊敗楚軍的戰績,哪怕是給智氏打輔助,起碼證明了鍾氏不是毫無戰鬥力啊!
有了自信的鐘武,話變得多了的同時,還能揮斥方遒,提起了魏氏能不能頂得住趙毋恤的率軍攻擊。
現在的全域性戰況到底是什麼樣?
智瑤和鍾武率軍來攻打楚軍,他們算是晉國的一路軍,並且已經完成了任務。
魏氏被分散把守晉軍的退兵路線,依靠智瑤的部署,基本佔據有利地形,無法出擊去跟趙毋恤所部一決生死,依靠地形堅持不成問題。
韓氏則是跟秦軍在對峙階段,除了第一天打了一次規模比較大的交戰,後面雙方每天只是小打小鬧。
狐氏則是在狐尤的率領下起初一直遊弋,後面得到來自智瑤的新命令,前往涇水中上游尋找可以過河的淺灘,來到涇水西岸去襲擊秦軍的糧道。
這樣就能看出來一點,聯軍中的楚軍已經不算做作戰序列的一支,晉軍與多方聯軍互相在針對彼此的糧道,因為智瑤已經解決掉楚軍的關係,晉軍這邊的智氏和鍾氏可以有下一個選項了。
只是有那麼一件事情,比如他們要押解將近三萬的楚軍戰俘歸國,負責押解戰俘的晉軍怎麼都不能少於五千,肯定是需要至少一個月用來充作緩衝,才能有下一步的動作。
所以,智瑤率軍離開渭水沿岸之後,一來沒有前去支援韓氏,再來也沒有增援魏氏,調出一支三千的騎兵前去跟狐氏會合,其餘的部隊來到一個叫“豪”的地方駐紮。
“瑤可是欲往取‘雍’?”鍾武一臉的期待。
那個“雍”是秦國的都城。
智瑤比較意外地看著鍾武,問道:“何出此言?”
鍾武用理所當然的語氣說道:“‘臨淄’、‘濮陽’、‘鮮虞’、仇由”皆為瑤所克,如何不增‘雍’也?”
這……
也就是智氏強勢,要不然連續逼死兩個諸侯的智瑤極可能會有個“國君殺手”的諢號,再因為攻克四座都城遭到全體諸侯的忌憚。
面對鍾武的提問,智瑤只是笑而不語。
現在的確是去偷襲秦國都城的好機會,有很大可能可以輕易拿下,只是有沒有必要是個問題。
說到底,秦國可以削弱,仇恨卻不能集中在智氏身上。
所以,哪怕智瑤奔襲“雍”又能拿下,的的確確是能為這一次大戰起到關鍵作用,秦人仇恨卻是都要落在智氏這邊,得利最大的將是韓氏、魏氏和狐氏。
為了爽一波,去搞出秦國將要上下震動並極度憤怒的事情,智瑤真的是行動力缺乏。
智瑤更加願意的是釣魚,還是願者上鉤的那種。
沒有釣到一條魚,韓氏在跟秦軍交戰時折損一波,還不是被智氏算計之下出現的折損,顯然對智氏,乃至於對晉國都是好事。
怎麼說呢?晉國處在智氏鎮壓全國的狀態,魏氏和韓氏聯合則有可能扭轉那種現狀,智瑤找不到機會削弱魏氏,韓氏主動提議西征,可不就是給了智瑤的操作空間了?
只要魏氏和韓氏的聯合無法在軟硬實力上超過智氏,不止是給智氏更多的發展時間,晉國的局面也能繼續維持下去。這個就是為什麼說對晉國也是好事的原因。
等吧。
哪怕渭水北岸的退路被切斷,西征的晉軍還能來到渭水南岸進行撤退。
趙毋恤要是敢率軍來到渭水南岸,有智瑤在這邊等著,來了就不用回去了。
有正當的理由可以按兵不動的智瑤,他在這期間還能關注天下局勢變動。
就是有那麼一件事,智瑤已經派人將全殲楚軍的訊息傳遞給韓庚了。
韓庚在知曉去了一路敵軍之後,會有什麼選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