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原來秦國這麼弱(第2/2頁)
章節報錯
編出羋月跟義渠王兩情相悅,總比秦國弱到需要一國之君的母親去玩美人計,可以使人更加能夠接受吧?
剛才智瑤聽取了彙報,說的是晉國的使節已經到“雍”對秦國君臣宣戰,後續的訊息傳的是秦國徵召了三個“軍”的兵力,以周禮制度就是合計三萬七千五百名士兵,往“麻隧”方向進行集結了。
這個“麻隧”在後世的涇陽附近,曾經的晉國糾集諸侯組成聯軍,與秦軍在“麻隧”爆發過一場曠世大戰。
那一次“麻隧之戰”中,曹國的國君曹宣公(名廬)死於流矢之下,直接讓晉國照顧曹國長達五六十年之久,戰爭的結果當然是以晉國與諸侯聯軍的獲勝而落下帷幕。
“秦人循於禮?”智瑤聽了有點想笑。
其餘人也是一副見了個鬼的模樣,隨後笑出聲。
什麼情況呢?其實就是秦國邀請晉軍前往“麻隧”會獵,搞出一副要打君子之戰的架勢。
突然間講道理的秦人真是戳到了晉人的笑穴。
只是吧?別看秦國屢次偷襲晉國,其實是晉國先偷襲秦國在先。
也就是那一場秦國要打攻打鄭國,半道上訊息被鄭國的商隊發現告知鄭國君臣,迫使秦軍轉而去攻打滑國,得勝的秦軍在班師的路上卻是遭到了晉軍的埋伏,搞了個全軍覆沒的下場。
那一次戰役被稱為“殽之戰”,並且讓秦人徹底恨上了晉國。從那以後秦國再也不跟晉國講什麼道理,什麼手段管用就用哪種手段,並且還讓秦人玩上癮了。
這一次,秦國集結三萬七千五百名士兵就跟晉國叫板,約的地點還是在“麻隧”那種地方?
“麻隧”算是平原地形,位於涇水東岸,秦軍沒有考慮過能過涇水回不去,還是打算玩一次背水之戰?怎麼敢用三萬七千五百的軍隊,叫板一下子來了七萬大軍的晉軍啊?
韓庚收起笑意,問道:“其間有詐?”
任何涉及到國家層次的陰謀詭計,哪怕是玩反間計之類,或是什麼偷襲、伏擊等等,不都還是要以實力決出勝負嗎?
智瑤知道晉國有內亂的可能性,同時晉國目前的外部敵人有點多,一再思考下來認定哪怕是晉國爆發內亂,反正不會是在秦人的操作之下。
那麼,秦國是不是跟哪個國家完成什麼交易,想把晉國的兩個軍團拖在“麻隧”,或是哪個或多個國家的軍隊進入秦國地界躲藏起來,要對晉軍玩一手埋伏或圍殲?
別以為哪些國家偷偷將軍隊調動到秦國很容易被發現。這是不瞭解當前時代的格局,不清楚有太多的地方屬於無人區,真正屬於某國有效統治範圍的是以城邑作為輻射,再由各種“邦”聯絡起來。
沒有“城邑”或“邦”的地方,一個人都沒有,除非是有旅人或商隊正好碰上,要不然誰知道那邊有什麼玩意。
所以,隱匿行軍在當前時代真不是什麼難事,難的地方在於怎麼持續提供那支軍隊的後勤補給。
如果說秦國願意擔負後勤,有國家願意在這個時候給晉國難受嗎?估計會有挺多的。
“誰敢攻我?”韓庚一聽智瑤的猜測,第一時間不是其它情緒,馬上就怒了。
智瑤有比較多的猜測,沒有相關證據之前,猜測也僅僅是猜測。
比如,楚國跟秦國有接壤,並且楚國跟秦國的友好時期比較長,秦國向楚國求救得到響應。
再有一點,楚國哪怕不自己出兵,他們能夠給想出兵的國家借道。
更現實的一種可能,秦國可是有跟異族聯盟的歷史在前,他們會不會糾集一大批異族,著實是很難說的呀。
“如果秦國以為拿出將近四萬軍隊就能擊敗我們?他們的心該是多大。一定是有什麼後手或依仗的!”智瑤堅信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