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可算露臉的秦國(第2/2頁)
章節報錯
說白了就是,敢於入侵晉國的國家不多,有能力打到腹地的更少,城牆的存在更多是防止野獸躥進去肆虐。
韓庚又說道:“既是秦國復有東出之意,我可先行侵之?”
一句話說得智瑤和魏駒全部愣了愣神,有點不敢相信韓庚竟然會有這種提議。
長久以來,晉國其餘卿位家族很愛搞事情,韓氏卻是僅在韓起擔任“元戎”時期高調了一陣子,更多的時間顯得無比低調,幾乎不會主動提議攻打哪個國家。
韓庚看見智瑤和魏駒都有些愣神,笑著說道:“二位如此,秦國豈能想到我先攻之。”
魏駒暫短的愣神之後,讚賞地說道:“庚此言大善。如何使之來攻,當是我先攻之。”
智瑤大概知道韓庚的想法,更加明白魏駒怎麼會巴不得。
韓氏正在改革,不想主動挑事,更不想改革被人打斷,還不如主動出擊。
有韓氏牽頭去打秦國,哪怕魏氏一樣需要出兵,一下子卻會讓魏氏在西邊的壓力驟降。這樣一來,魏氏肯定會同意的。
儘管秦國因為地理位置的關係對智氏沒有什麼威脅,智瑤還是很贊成毆打秦國,最好是持續不斷地進行削弱。
只是有一點,智瑤也就問道:“討伐秦國,需用兵多寡?”
魏駒看向韓庚,大概意思就是:韓氏力主攻打秦國,那就由韓庚來確認用兵規模。
得到兩人注視的韓庚看上去有點不自信,說道:“或需兩‘軍’之兵?”
曾幾何時,晉國一個軍團就能吊打除了楚國之外的各種不服,怎麼輪到要打一個好些年沒有訊息的秦國,需要動用兩個軍團了呢?
魏駒問出了關鍵,道:“韓氏出兵幾何?”
這點很重要。
韓庚答得比較快,說道:“我家可出一‘軍’。”
正好檢驗一下韓氏的新軍,再來就是其餘的納賦人員也該動彈一下,免得太久不作戰忘記安身立命的根本。
再則就是各個家族都在用兵,韓氏卻是唯一一個沒有大舉用兵的家族,留存那麼多兵力不免會遭到忌憚。
魏駒想了想,說道:“我家可出一‘師’。”
韓庚立刻看向智瑤。
講道理,作為晉國“元戎”在職的家族,慣例就是國戰時需要出兵最多。
好多慣例已經在晉國消失,明顯的就是魏氏不顧實際情況耍無賴,智氏可別也跟著拉垮了。
智瑤做出了思考狀。
大家都知道智氏在“晉陽”那邊動用了兩個軍團,分別又在齊國和衛地、鮮虞用兵,很想知道智氏又能在秦國那邊動用多少兵力。
智瑤則是在想:“秦國與晉國的交界處幾乎沒有城邑,並且秦國當前還是遊牧和農耕對半開的國家。聽說秦國跟晉國臨近的疆域以遊牧部落居多?”
老智家哪怕是有了多個方向的戰馬獲取渠道,自家還新建了不少牧馬場,每一個地方獲得的馬匹品種都存在區別,是不是能去秦國那邊大肆獲得戰馬呢?
再則,秦非子本身就是給周天子養馬的,他們因為一次護送周天子有功才得賞擁有立國的資格,相信牧養的戰馬質量應該是不會差的。
智瑤還有其餘的思考,作為“元戎”所在的家族,歷來出兵最多看似吃虧,那是沒有將戰利品的分配算進去。
其實就是出兵越多,代表戰利品的分潤額度也是最多,能打贏又損失少為基礎,獲得更多的戰利品就是對家族有益。這個也是為什麼晉國卿位家族都搶著當“元戎”的原因之一。
智瑤微笑說道:“如此,我家出二‘師’,再使狐氏、鍾氏各出一‘師’,合為二‘軍’同往討伐秦國。”
不要看智氏在攻打秦國時出動兩個“師”少於韓氏,別忘了出兵是韓氏的主意。
既然是韓氏需要其他家族相助,並且還是以國戰的出征模式,戰事的指揮權或許不會落在智氏手上,戰利品的分配權卻一定是智申說了算,別說還有智氏在出兵上的權重加持了。
韓庚知道是個什麼情況,對於智氏表現出來的貪婪沒什麼好說的,更欣喜討伐秦國成為一種定局。
那麼,接下來他們就應該調動糧草,再把出征人員調動到位,再派人去“雍”向秦庭宣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