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智氏承認宋國吞併曹國成為既定事實,宋國則是承認智氏吞併衛國也成為既定事實,雙方不以對方的兼併行為而作為藉口互相討伐。

哪怕智氏只是代表自己,相信宋國會很樂意跟智氏進行交易。

畢竟,智申目前是晉國“元戎”的身份,只要智氏不推動討伐宋國的話,以晉國當前面臨的局勢,哪有什麼閒心為曹國主持公道。

事實也是那樣,原歷史上晉國正在面臨吳國的挑戰,發生宋國吞併曹國的事情只是言語上譴責了幾句,壓根就沒有什麼實質的行動。

吳國的話?智瑤真有點摸不透他們會是什麼樣的選擇,以歷史根據只得出一個結論,跟吳人好言好語不會有什麼效果,要比吳人更兇更狡猾才行。

按照智瑤交給宰予的任務,宰予可以拿跟楚國聯盟來威脅吳國。

所以,智氏也就需要跟楚國進行邦交,哪怕是假的都要維持友善,真正結盟則是要悠著點,可以是介於結盟與不結盟之間,需要時就能立刻聯合的那種。

說起來挺簡單,操作起來卻會非常困難,宰予無法辦到的話,智瑤會派出子貢前往幫忙。

智瑤看向了司馬穰苴,說道:“對齊之事,全權交予大夫。”

等於說,智氏在齊國用兵不會超過兩個“師”,不管是維持進攻態勢,還是轉入防禦階段,全看司馬穰苴怎麼做了。

司馬穰苴說道:“已知田氏野心,用之無妨。”

任何的陰謀沒有被捅破才是陰謀,一旦田氏取代呂氏變得不再是秘密,起碼能夠讓齊國再次亂起來。

而智瑤更希望田氏能夠成功,去當那個始作俑者,好給未來的智氏開路。

所以是,智氏應該站在田氏這邊,不到萬不得已不能將田氏賣了。

智瑤想了一下措詞,說道:“呂氏自靈公始便無道,歷代先君亦非明君,陳姓若有德行,或可……”

接下來的話沒必要說了,反正大家都能體會。

司馬穰苴沒有任何意外,他是智瑤開小會的參與者之一,清楚智瑤為之奮鬥的目標是什麼。

一應事宜由智瑤安排下去,作為家主的智申最會議的結語。

智申沒有講得多麼複雜,意思就是大家好好幹,智氏不會虧待任何一名有功之臣,吧啦吧啦之類的。

這些話很平常,作為上位者卻是不能不講,算是承諾,也是一種鼓勵。

得到任務的人,他們清楚自己需要做什麼,今年冬季好好地將事情嚼碎了弄清楚搞明白,儘可能地預設好多種方案和準備,免得到時候碰上了事情給弄得滿心懵逼。

以為這樣智瑤就消停了下來嗎?他在隨後冒著冷風分別前往魏氏、狐氏和鍾氏進行拜訪,一一商定互相之間的任務範圍,約定了進攻趙氏的時間。

智瑤連一些有實力的中等家族都沒有放過,一家又一家親自前往拜訪其家主。這樣的行為算得上是禮賢下士,只是給予這些家族的壓力極大。

沒有辦法的事情,智瑤的身份擺在那裡,智氏的強大也是舉世皆知,身份和實力的差距那麼大,受到拜訪的人哪能沒有壓力呢?

有那麼一件事是智瑤所預料不到的。

解氏在得到智瑤拜訪之後,他們竟然幹起了收拾家當的行動,毫不猶豫開始了西遷。

這是什麼情況?或許解氏是早有盤算,就是丟下封地轉投秦國這種操作需要超乎想象的決心。

儘管暫時還沒有下雪,可是季節是冬季啊!

在這種季節進行遷徙,考慮到沿途環境和氣候的關係,解氏該是被嚇得多麼悽慘,才能幹出冬季遷徙的事情?

得知解氏舉族逃亡的訊息,老實說智瑤的臉色很精彩,隨後又聽說魏氏出動軍隊攔截,想了想派出軍隊加入到追擊的行列。

解氏想走?這麼被走掉,以後誰想有樣學樣,晉國豈不是要國將不國!

再則說了,追擊攔下多少都是賺嘛。

只是吧,解氏真的是給其餘家族開了一個壞頭,並且對晉國的國家聲望打擊極大。

某種程度上來講,解氏的這番行為不啻是開啟了晉國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