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申見智瑤答應下來,心裡著實是大大鬆了口氣。

“希望在我有生之年,不要再看到晉國爆發席捲全境的內亂了。”智申一邊咳嗽,一邊想著。

智瑤看見老父親那麼疲憊又一再咳嗽,打算去親手煮冰糖雪梨了。

冰糖雪梨就是個名稱,梨這種水果諸夏本身就有,糖沒有可以用其它甜的東西替代。

“看來父親還是太仁慈了……”忙碌中的智瑤很是苦惱。

不用有什麼疑問,晉國現在封地最大的家族當屬智氏,只是好多封地並沒有得到開發。

原本屬於長狄的那一塊地盤,它在智瑤的規劃中將主要用於放牧。考慮到當地的地形和環境,開展農耕著實非常勉強,先放牧破壞環境,合適再尋求開墾,顯然是一種恰當的選擇。

智申上一次有親自過去視察,看到的環境大多是溼地,沼澤也是遍處。

河北竟然會滿布溼地和沼澤?因為氣候的關係,前483年反正的確是這樣的環境。

智氏在那邊先放牧,再慢慢對當地的一些河流、湖泊進行人工改建,乃至於大肆伐木,不用太過著急,花個幾十年總是能夠改變當地環境的。

什麼破壞大自然之類話就不用說了。

當前歲月哪裡都是原始面貌,輪到需要保護環境無非是過了臨界點,大自然困擾著人們的生存空間則是另外一回事。

“又不是巴西,面臨全球的忽悠。有那個能力的話,我都想把‘鄴’東面的森林全鏟了!”智瑤已經到了‘鄴’城。

放一把火去燒這種事情?除非是到了特別炎熱的氣候,不然想一燒火勢就面蔓延開有點難。

其實開墾也不適合用火燒,怕火勢蔓延開是其一,浪費木材原料是其二,燒了之後清除起來更難才最要命!

智氏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已經在一年前完成,後續又再開荒,給增加了可耕作農田。

每一年都會開墾一些,年年增加可以種糧食的農田,當地的人口也在急速的膨脹著。

因為這邊投入了智氏的太多人力物力,全家族的注意力當然會集中過來,連帶一些核心族人待的時間很長,不是以行政命令為前提,重心其實就是已經在東移了。

“我家或需另築一城。”博覽道近期跟在智瑤身邊。

這一點智瑤也察覺到了!

新築的“鄴”是一種功能性的城池,不適合作為長居地。

原本就有的“邯鄲”太小,並且還是邯鄲趙的老巢。邯鄲趙的人並沒有死光,他們只是失去了原有的權勢,成為智氏眾多小家族的其中一份子。

邯鄲趙會不會對“邯鄲”失而復得是很說不準的事情。只要他們為智氏立下足夠的功勳,再請求將“邯鄲”歸還,為了進行酬謝功勞,智瑤並不介意把城池賞賜給邯鄲趙。

那是因為邯鄲趙給智氏創造的利益比“邯鄲”的價值更高,有功者賞,再加上一種情懷,會顯得老智家非常有人情味。

當然了,拿回了“邯鄲”的邯鄲趙,他們之後的下場怎麼樣,還是取決於自己。

畢竟,有賞賜就會有懲罰。

再則,從古至今沒有一個家族能夠永遠富貴。

“建城的話,建在哪裡合適?”智瑤是有點心動了。

這個純粹是老智家重心東移,人必須順應發展的道理。

智瑤命人拿來山川輿圖,再喚來智徐吾、司馬穰苴和子路、子貢,一群人圍著山川輿圖進行討論。

其中,司馬穰苴得知智瑤來到“鄴”才從“崔”回來。他已經稟告了一些關於齊國的要事,處在等智瑤做出處置的階段。

“不可築於大河南岸。”司馬穰苴首先提到這點。

智徐吾點頭表示認可,接話說道:“不可離之‘鄴’過遠。”

智氏建立了“鄴”城,僅是使用一年的時間,各種作坊開始運作之後,每個月出產的軍事裝備以及農具就令很多人不得不重視。

知道了“鄴”城的特殊性,誰能輕視呢?頭腦清醒就該明白產生新的政治中心,一定不能離“鄴”城太遠,避免無法掌控,同時也能保障“鄴”城的安全。

政治中心啊?那肯定是核心成員會長待的地方,相關的政令就是從這裡發出,相應的軍事部署必定會有。

那麼,除開不能離“鄴”城太遠之外,還要兼顧與新開墾農田的位置,原因是那邊人口集中,極度便於集結部隊。

現在最關鍵的問題是,選擇哪裡築城,然後又在什麼時候啟動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