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隆重而又簡約(第1/2頁)
章節報錯
婚禮上的熱鬧像是與智瑤無關,他單單因為要應付一整套的禮儀直接累癱,全程像是木偶那般被操作著走流程。
什麼時代都是那樣,婚禮有著太多的禮儀,還會因為地域不同的關係加上一些風俗習慣。
晉人的婚禮其實已經足夠簡約,並且還帶著一種強烈的剛勁風俗。
例如,智瑤成親時雖然沒有身穿甲冑,腰間的劍卻不會解下。在這一點上有別於其他列國。
又比如,好些國家沒有新郎給新娘遞上一把匕首的環節,偏偏晉國又有。
那一把匕首是幹嘛的呢?其實就是寓意一種“宰”,丈夫將內宅管理權送到妻子手中,匕首又是割肉用的工具,必要時還能是用來殺敵或是自殺的兇器。
有類似風俗的國家就那麼幾個,大多是跟狄、戎、夷接壤旳國家,他們曾經有處在弱勢地位,哪怕貴族都時刻面臨異族殺進家宅的危險,匕首的存在是妻子保證自己和子女不會落到異族手裡遭受侮辱。
這樣的風俗有傳下去,就是不知道什麼朝代斷層了。
智瑤一開始其實還好,後面完全被整得精神麻木,恍恍惚惚間婚禮的前半部分流程已經走完了。
迎新人入門期間,出現的只有作為妻子的芬嬴,並且沒有遮頭。其餘的媵,不管她們之前是哪家的千金寶貝,反正在婚禮上連留個影子的機會都沒有。
婚禮自然是有吃吃喝喝的流程,不過不是那種好幾個人坐一桌,嚴格按照分餐……,也就是一人一座案几,再搭配上負責煮酒、煮肉、切肉、清理餐具等等侍從。
諸夏一直到兩宋都還在執行分餐制,沒什麼好奇怪的地方。
所以,有那麼一段公知橫行的年代,提到分餐制就各種白皮巴拉巴拉,瞭解歷史的人一定是聽得滿額頭垂下黑線?
“智”地是智氏的祖地,哪怕平時智申和智瑤不住祖宅,肯定也會有人每天打掃,再隔一段時間進行維護。
不過,當下並沒有拜堂的習俗,新娘子入門之後就直接送進後宅。
留在大堂應酬完的智瑤精神恍惚地回到後宅。
早在等待的芬嬴、碧、葦、茗、好、武立刻迎了上去,合理分工幫智瑤解除掉好幾層的衣裳。
她們這是在幹嘛?其實不幹!
隨後,她們再重新又一層層地幫智瑤穿上新種款式的衣裳。
也就是說,走哪一套流程穿什麼衣服,流程結束之後還有下一個流程需要穿的衣服,諸夏的禮儀之重就是涵蓋了這一部分。
緩了一小會的智瑤掃了一眼室內,肯定是看不到滿室內的鮮紅色,有也是一種赤紅,再來便是以黑色居多。
現在鄒衍的爺爺都還沒有出生,自然就沒有創造《五德終始論》的鄒衍了。不存在哪個“德”代表什麼,又是以哪個顏色配哪個“德”之類。
不過,黑搭紅在春秋戰國乃至於到隋唐一直都是貴色,天子以及諸侯的冕服都是以這兩個顏色混搭作為主調,兩宋到有明一朝其實也是,相反入主中原的元和清則就不是了。
裡面只有武跟智瑤第一次見面。一個女子竟然以武為名?當前年代也不算什麼怪事。
必須說的是,她們成了媵之後,其實就不再名後面帶上姓了。哪怕以後生了孩子,孩子也是以芬嬴為母親,等於從各方各面來講貴族家庭的結構只有一位女主人。
娶一名妻,附帶了五個媵?年少時或許會覺得是美事,到了力不從心的年紀嘛……
智瑤當然會與她們進行交流,只不過沒有多久又要出去了。
這一次前來參加婚禮的人非常多,沒有足夠的硬性條件還真招待不過來。
比如說場地!
畢竟,身份足夠講究的就是一個登堂入室,沒有將吃喝場地設在屋外的道理。
尤其是大家都是講究人,座位肯定不能太擠,身旁還需要有專門服務的侍從。
智瑤再次出現時,樂師們先是停頓了一下下,一小會又重新奏樂。
音樂,還是多種樂器齊奏?
按照道理來說,除非是周天子賞賜樂團,又或是擁有樂團的貴族拆分贈送,不然哪怕是到了智氏這種規模的家族,其實還是沒有資格享有樂團。
很久之前樂團只屬於周天子,後來魯國得到了組建樂團的允許,再來又先後有幾個諸侯獲得資格。
諸侯之臣?比如晉國的卿位家族?
別看晉國的卿位家族牛逼哄哄,或許是會養幾個樂師,可是正式場合還是沒有資格拿出樂團。原因就在於沒有經過“認證”的流程,拿出來就是違制了。
智瑤的婚禮為什麼拿出樂團並使用?那是衛國將自己的樂團進行拆分,走流程送給了智氏當賀禮,從此以後智氏也是能夠在任何場合玩樂團的家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