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斷其一臂(第1/2頁)
章節報錯
勾踐不止在偷偷建設軍隊和儲備軍事物資,還時不時給夫差支招,等於就是進行各種隱忍以及暗中謀劃。
可能是夫差陷入女色無法自拔,也許是老了變得昏聵,差遣吳軍東征西討未必傷了國力,戰而勝之或許還有得賺,問題是啟動了好幾個大工程肯定會消耗國力,再頻繁用兵就容易使得國家不堪重負了。
伍子胥勸說夫差不應該一直攻打齊國,建議打服了齊國就該與之修好,使得齊國能夠為吳國所用。這個建議不管是當時或者事後,誰能說不是一個好建議呢?
奈何勾踐著實是將陰謀詭計給玩明白了,幹出了給夫差嘗屎的舉動以表臣服,收買伯噽各種亂搞,要命的是伍子胥做了一些犯忌諱的事情,夫差讓伍子胥自盡使得吳國失去一員干城。
東南那邊地界在上演各種陰謀詭計和最後的瘋狂,一直在密切注意的智瑤覺得做一些事情的時機成熟了。
“孫武?”智申等智瑤提到孫武才明白是怎麼回事。
剛才智瑤建議智申派人去秘密接觸孫武,邀請孫武來到晉國作客。
智申很是遲疑地說道:“吳君豈會使孫武得脫?”
如果說伍子胥是吳國的干城,孫武則就是吳國能夠對列國起到最大威懾力的角色。
近些年來,孫武其實已經很少動彈,列國對孫武的忌憚卻是一絲沒有減弱,相反因為孫武沒有動靜更加警惕。
百勝將帥存在的意義就是那麼重要,哪怕是他們沒有得到重用,或是漸漸老去,一天沒死就能對各國造成威懾。
說白了,冷兵器時代的百勝將帥,他們的存在就跟核平時代的那玩意一樣,乃至於比大殺器的威懾力更大。
畢竟,擁有大殺器也不可能輕易使用,免得同樣有大殺器的國家反制,強國動不動喊著要使用大殺器相反會讓人看到虛弱;百勝將帥在有需要的時刻隨時都能披掛出征,敵國該是扛不住就是扛不住。
“夫差肯定不會放孫武走的。”智瑤心裡無比清楚這一點。
話說,歷史上的孫武有什麼命運?他在伍子胥死後不久選擇了歸隱,很聰明地沒有離開吳國的地界,時刻處在夫差的監視之下。
在智瑤看來,好友的下場必定會刺激到孫武,再有吳國的朝堂環境已經變得極度惡劣,必定會讓孫武對夫差與吳國感到失望,當下的時機明顯無比適合將孫武誘拐到晉國來。
就是邀請孫武來到晉國,不是以邀請到智氏的名義。
孫武跟司馬穰苴完全是兩種情況。
智瑤在攻進“臨淄”之後把司馬穰苴給俘虜了,留給司馬穰苴的選擇並不多。
一樣是曾經輝煌過,孫武處境變得再怎麼差,不是作為俘虜之身,世俗觀念並不允許他從一國重臣轉變成為某個家族的家臣。
智申想到了什麼,問道:“瑤遣端木賜往‘吳’便是謀劃此事?”
如果是,智申覺得自己這個兒子也太可怕一些,早早預見了某種趨勢,直接給安排上了。
只是話又說回來,智申見識了智瑤的太多有先見之明,有點習慣了的同時,內心的自豪感又控制不住狂冒了。
智瑤沒有什麼好否認的地方,主動改了個話題,問道:“果可有有所彙報?”
提到這個,智申就有很多想要絮叨的地方了。
輔果雖然是輔氏,好歹是智氏的一員,對吧?
智瑤倒好,先把輔果的封地當做籌碼跟魏氏置換封地,後來又讓輔果去了“晉陽”北部墾荒。
更加準確的地理是在趙氏封地“孟”的北面,只是趙氏才在不久前新築城池。“孟”的城池規模著實也是小,新地方又不是什麼顯眼的位置,知道的人著實太少了。
外人看到輔果的境遇,再結合以前輔果反對智瑤當繼承人,免不了往智瑤在報復輔果的層面想。
別說是外人,哪怕是智氏內部的族人之中,好些人都是那麼想的。
智瑤為什麼那麼對待輔果?真心不是記仇。
一個家族總是有些人需要付出犧牲,再身擔起重要的任務,比如誘使某些人接觸,打入敵人的內部。
“苛待叔父,與風評有害。”智申知道智瑤為什麼那樣做,開始到現在還是不贊成,只是從反對變成無可奈何的預設罷了。
在其他家族的話,家主反對會讓事情無法進行,智氏這邊比較特殊一些。
當然,智瑤也沒有幹得太過蠻橫,拿出主意讓輔果自己選,再請來族老進行見證,拗不過智瑤的智申妥協了。
這也是智申不想太過強硬,真的態度強硬,要麼是智瑤的謀劃流產,不然就是智氏換個家主。
智瑤毛病了才會推翻自己的老爹,所幸是智申再一次從善如流了。
“陽虎往前果,此後再無人請見。”智申說出了新訊息。
這個陽虎就是曾經在魯國各種威風的那人,後來因為出身比不如三桓,實力方面也架不住三桓的反撲,連帶國君也讓孔子這個工具人動手,導致陽虎戰敗流亡到了齊國卻遭到迫害,後來逃亡到晉國得到趙鞅的收留。谷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