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再一次的一舉多得(第1/3頁)
章節報錯
不對,魏氏訓練新軍的時間比智氏早得多,他們老早就在建設重步兵,甚至都將戰車給捨棄了。
不過,魏駒說的魏氏新軍並不是早在建設的重步兵。
晉國內戰期間,魏氏動用自家那支重步兵的次數很少,後面打中山國就更不合適了。
中山國有平原,大多數交戰爆發在山林,把重步兵拉過去找罪受嗎?
晉國最先訓練新軍的家族並不是魏氏,其實是郤氏,後來被智氏和範氏瓜分了絕大多數,對範氏的加強或許沒有那麼明顯,智氏得到郤氏的建設成果則是極大的加強家族戰鬥力。
智氏的“潮水攻勢”就是從郤氏那裡得手。這種攻擊形態一直到近現代還在使用,腳盆雞取名叫豬突戰術。
訓練新軍期間,智瑤都無法將得之郤氏的戰術戰法抹掉,乃至於需要進行契合。
大家覺得魏氏先搞新軍,說白了就是魏氏活到最後,跟原歷史上智瑤的各種成果被趙毋恤篡奪,其實是一樣的。
智瑤搞定了魏駒,兩人先行商討怎麼征討鄭國,等趙伯魯回到“新田”再一起前往拜訪。
“伐鄭?”趙伯魯剛從‘晉陽’回來,本來很高興魏駒和智瑤前來拜訪,聽到主題就有點愁眉苦臉了。
魏駒說道:“鄭國至今仍未致歉、賠禮。
”
有點沒頭沒尾,趙伯魯還是聽懂了。
智瑤說道:“我出三‘旅’,魏氏亦是此數。”
所以,就是小打小鬧而已,不是什麼大動干戈。
趙伯魯可算是鬆了口氣。
要是那種起碼出動幾個“師”的戰事規模,必定會給現在的趙氏造成雪上加霜的局面。
只是吧?趙伯魯表示需要一段時間進行準備。
魏駒與智瑤對視了一眼,有各自的想法。
三個“旅”而已,哪怕趙氏再怎麼衰弱,拿出來應該不存在困難才對?
難道趙伯魯名義上是家主,無法真正做趙氏的主?
類似的問題,不管魏駒還是智瑤,交情再好也不能問出口。
“如果背後做主的人是趙毋恤,他絕對會往陰謀論的方向想。”智瑤心想。
趙氏內部到底是什麼情況,其實不難掌控。
接下來智瑤密切注意趙伯魯有沒有派人前往“晉陽”即可。
趙毋恤一直待在“晉陽”那邊,不出意外短期內沒有可能出現在“新田”這座都城,乃至於不適合去“趙”地。
當然了,智瑤和魏駒只給趙伯魯一個月的時間,期限將到之前,趙氏參不參與攻打鄭國都要給出正面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