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計劃不如變化快(第1/2頁)
章節報錯
趙氏本就擅長放牧,對於培育戰馬有著自己的一套理解。
原歷史上,趙氏一再向北進行擴張,尤其是將“晉陽”建設起來之後沒少吸納異族,要不然以為進入戰國時代的騎兵是怎麼來的?
每一個家族都有屬於自己的底蘊,沒有獲得相應的契機,想要開展新的業務, 遠比想象中難度更大。
智瑤也是吞併了鮮虞,包括仇由,否則以智氏本身的成份,搞騎兵是能搞,週期卻會遠比想象中的更久。
為此,智瑤不是沒有扛著壓力。
比如說,推翻了將俘獲的狄人全部弄成奴隸的步驟,新式玩法不止反傳統, 給予智氏內部的衝擊還挺大。
騎兵?騎兵是什麼玩意?以當前人們的認知, 無非就是單騎走馬,並且戰鬥力一點都不值得奢望。
這個完全是異族戰鬥力太拉給造成的既定印象,壓根就不是一兩句話就能扯得清的。
目前智瑤還沒有將內部壓力完全消除,需要等進行實驗,展現出騎兵該有的風采,才能解除掉內部的疑慮。
值得智瑤慶幸的是,哪怕是內部出現了一些問題,核心高層有疑問歸於有疑問, 執行來自智瑤的命令還是嚴格執行。
“所謂騎兵,果真犀利?”智申問道。
看吧,連自己的親老爹都這樣,能怪其他人嗎?
智瑤可不會玩什麼莫測高深的那一套,很直接地說道:“魏氏棄戰車, 以徒步依舊善戰;我家如何原地踏步?”
不一樣的呀!
雖然說魏氏走非主流的道路, 但是他們的步兵歷來就挺能打。
再則說了,步兵這玩意,有哪個勢力會陌生?
步兵這個兵種,無論到哪個時代都不會被淘汰,人家魏氏一早就在探索重步兵的戰法,並不是剛剛啟動研究的階段。
魏氏認為時機到了拋棄戰車,不是戰車完全落後,其實就是想要將本來花費在戰車的資源,集中到重步兵的建設上面。
智瑤想要研究騎兵,其實不代表會放棄對戰車兵的投入。
事實上,魏氏以後也會將戰車兵重新撿起來,不是他們重步兵的研究搞砸了,純粹是一些地形真就不能缺了對戰車的使用。
“大人且等兩歲,屆時可見。”智瑤說道。
怎麼去融合赤狄是一個問題,同時不能缺了時間。
再來是,戰馬總歸是要進行挑選,騎兵的裝備也要進行打造。
花費兩年的時間用來建設已經算很短,智瑤一開始並沒有想要搞太大的陣仗,編制可能也就一千,展現出他們可被期待的價值,慢慢再來增加數量。
當然,其實也要有那種環境。
智氏打算拿河北地來當牧場,其實也就是家族發展形式在進行改變,奔向了半遊牧和半農耕。
有那麼一件事情,智瑤絕對會更加重視農耕,不會搞出本末倒置的事情。
智申並不是懷疑智瑤能不能將事情辦成,單純因為沒有相關的知識,好奇智瑤會怎麼做。
“你妻為趙氏,與趙孟亦是為友;狐氏親上君,鍾氏為‘卿’;我家插足,他家無有多想。”智申覺得智瑤的聰明是全方位,包括在政治領域上面。
老實說,智瑤還真的將那些考慮了進去。
佔了趙氏的便宜,偏偏要讓大家覺得是在幫助趙氏。
魏氏那邊看到智氏那樣,哪怕看出智氏又邁出了擴張的腳步,作為盟友也會得到安全感。
韓氏就更不用說了,他們巴不得其餘家族覺得智氏會保護趙氏,減少自身受到敵對。
至於狐氏和鍾氏不開心?他們是國君的意志延伸,會讓大家一下子變得很開心。
有時候智申挺憂傷,不因為別的,只因為智瑤活成了老人才有的智慧。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以為是他們想去擔負那些嗎?
智申會有心理負擔,無外乎是智瑤年紀輕輕就這樣,擺明了就是長輩扛不住,才有了小輩承受不應該有的擔負。
在這個冬季,儘管期間有些周折,趙伯魯還是成為了下軍佐。
周折並不是智氏、魏氏和韓氏搞出來,主要是晉君午先不同意趙獲辭去卿位,後面又被晉君午拖了一段時間。
谷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