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趙鞅要死啦?(謝行止居士萬賞!)(第2/2頁)
章節報錯
本來綠蔭成片的環境,目下看上去卻是禿了一片又一片,好多植物人為弄的枯萎。
拿眼睛掃視,能看到趙氏控制的區域處處窩棚,只有數量極少的帳篷。
這個是因為他們根本沒有想到會受困,戰兵部隊與輔兵是一種脫節的狀態。
現在嘛?趙氏那些失蹤了的輔兵,大多數人不是被殺就是被俘,只有極少數人逃出了群山。
正是那些成功逃走的輔兵回去告知戰況,才讓趙氏的其餘人知道趙鞅被圍的訊息,後來有小隊前來證實,也跟趙鞅取得聯絡,更後面就被圍得水洩不通,就此讓趙鞅再難跟外界取得聯絡了。
因為春秋基本不分什麼冬、夏、秋、冬季節的衣裳,區分只在於多穿或是少穿,僅是從外面看根本無法分辨出趙鞅是不是穿上了足夠的衣物。
雪下得越來越大,有人拿來一件斗篷披在趙鞅身上。
取來披風的人是姑布子卿。
其實,春秋也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斗篷,看著更像是一種披風。而披風一般是用來作為外衣使用,不是掛在後面抖威風擺造型的一種披掛。
“已過送糧之期七日,亦未有送糧而來。”姑布子卿說的是敵人沒有送來糧食。
趙鞅眺望遠處,那邊能看到敵人的營地,說道:“必是解圍之軍攻打甚急。”
四周都有中山國、鮮虞和仇由的營地,他們不止已經七天沒給趙軍送糧食,停止攻打也有一個月左右了。
“愈是如此,越加危急。”姑布子卿說道。
現在他們面臨的困境很嚴重,本來還有餘糧是無法自行突圍成功,變成現在將士們餓的飢腸轆轆沒有力氣更不可能成功突圍,外面的援軍到底什麼時候能打過來,別是戰況太過於膠著,搞到中山國、鮮虞和仇由選擇把趙鞅所部先給滅了。
缺乏食物的趙軍,他們已經想盡辦法,什麼挖野菜,捕殺獵物,吃樹皮、草根,有一萬多張嘴巴要吃東西,能活動的空間就那麼大,可以吃的東西早就被吃光,接下來估計要試一試能不能吃土。
趙鞅將目光收回來,說道:“敵軍總攻便在三日之內。”
這還是趙軍多少有點水源,可是光喝水會越喝越餓,後來更是很容易上吐下瀉,再因為人體所需的營養無法攝取,情況必然會變得越來越糟糕的。
姑布子卿壓低聲音說道:“已遵主之令,取肉脯予猛士。”
肉脯?是他們早先藏起來,準備用在最關鍵時刻才吃的備用糧食嗎?並不是。
人身上也有肉,只是人有智慧也能分辨是非,再來也是基因層次的抗拒,使得人很難接受同類相食這種事情。
趙鞅的臉色沒有絲毫變化。
吃人肉,還是袍澤的肉?甭管袍澤是餓死還是病死,反正就是有肉。不讓士兵知道吃的是什麼肉,頂一頂吃了恢復體力,其它事情等能不能活下來再說了。
姑布子卿要講點什麼,耳邊聽到了一陣陣的戰鼓聲,先是一愣,隨後心生喜悅,很快臉上表情定格在如喪考妣。
現在這麼個年頭不止諸夏的軍隊使用戰鼓,異族也是有戰鼓這種號令工具的。
“未曾想,遠超鞅意料。”趙鞅的臉色也變了。
傳來的戰鼓聲並不遙遠,再看敵軍營地各種湧出人來,分明是敵軍要再次發起攻勢。
姑布子卿穩了穩心神,急聲說道:“主當即喬裝打扮,由猛士護送突圍。”
大股人馬想殺出去有點難。
小股人馬再沒有被敵人發現趙鞅位於其中,其餘趙軍拼死出擊,還是有機會能夠殺出去的。
那麼,之前趙鞅為什麼不這麼幹?作為統帥又是家主,但凡還有機會,誰願意放棄軍隊呢!
站在原地的趙鞅臉色一變再變,沉默聲中邁步就走。
他是誰?他是趙氏之主,還是晉國得到“元戎”,能不死肯定不能死的啊!
留在原地的姑布子卿等趙鞅的背影消失,抽出腰間的劍大聲呼喊起來,命令趙氏的人做拼死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