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徐吾帶著兩個“師繼續北上,他們這一路不是簡單的行軍,途中遭遇敵人必然會打,不存在抵抗則是盡情收穫。

輔果帶著兩個“旅”留在仇由的地界,閒著沒事幹就將“墊繇(qiúyou”肅整一遍這個“墊繇就是仇由的都城,以他們自己的讀音,晉人聽著就是仇由,也才有了仇由這個國家。

事實上,北狄是給自己的國家是命名為公繇。

智瑤直至率軍離開仇由地界,還不知道這一次能這麼輕易滅掉仇由這個國家是多麼的難得。

原歷史上,智瑤想要滅掉仇由還要搞一口大鐘進行誘惑,才堪堪騙仇由人自己開通道路,使得晉軍有路線能直接打到“墊繇城下歷史上,司馬錯要攻打古蜀國,其實就是拾了智瑤的牙慧,只不過秦國是弄金牛,騙古蜀國自己開闢出道路,核心其實壓根就是一樣的。

質的這一次,仇由的兵力全部外出,儘管道非常難走,有成規的抵抗和沒有,區別當然是性因為非常容易就滅掉仇由這個國家,智瑤壓根沒拿仇由當一回事,哪裡知道另一個“智瑤”可是好幾次在仇由身上吃到苦頭,後來想了一招騙術,偏偏仇由君臣還就上當了連續兩個月在群山裡撲騰,智瑤才慶幸仇由的主力不在國內,

他們因為是身處群山之中,等於跟外界失去了聯絡,直至靠著嚮導的帶路才抵達“左人”跟魏氏的這一路大軍完成會合。

一路行軍下來,產生傷亡的地方不是來自中山國的抵抗,也不是時不時冒出來或碰上的猛獸,是各種疾病而那還是智瑤嚴令必須喝經過煮沸的水,嚴禁喝生水以及亂吃東西,還是讓一千五百餘人永遠地留在群山之中。

兩個“師”加三個“旅”的一萬九千五百士兵扎進群山?不!算上輔兵,大概是四萬人出頭的規模。

四萬多人在群山之中留下一千五百多人?後面智瑤有機會調查,才知道基本是沒有嚴格執行條例帶來的損失,能說是那些人不作就不會死了而一千五百多人中,戰兵其實也就不到三十人,才沒有第一時間引起智瑤的注意。

“甚?”智瑤完全愣住了。

他為什麼會一臉的吃驚?理由是魏氏的部隊裡出現了大量的傷寒,並且有將近萬人在病痛中沒了小命或是還病著一萬多人啊!聽說有兩千多還是戰兵,魏氏跟中山國交戰只是出現三千左右的傷亡,疾病卻是直接要走了魏氏的五千多條人命,另有五千多人還硬熬著。

這.

智瑤有點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大山,實為可怖!”魏駒說道。

這個當然!

哪怕是到了工業時代,沒有做好事先的準備,大軍給一頭扎進山區,一萬五千多人到最後只有三千多人出來。(野人山)

其實,魏氏事先絕對沒有料到會是這樣的情況,要不然他們瘋了才會扎進山區。

魏駒看智瑤在發愣,抽搐著臉頰接著說道:“我方聽聞趙獻子之事,三師之眾,一師亡於疫。”

是嗎?這件事情智瑤沒有聽說過。

智瑤問道:“何人所言。

魏駒答道:“毋恤。”

這麼說,趙毋恤是到了魏氏這邊了?

後面,智瑤得到了答案。

趙毋恤的的確確是來到“左人”,還帶來了三個“旅”的部隊。

得知這一件事情讓智瑤的眼睛眯了起來。

難道是智申…,哦,是智瑤,反正就是軍令下達得不夠明確嗎?

趙氏得到的命令是扛正面,然後這一次趙氏只出動了一個“師的兵力,趙毋恤怎麼就敢違抗軍令,還帶走三個“旅”呢?

智瑤問道:“他可曾與敵軍交戰?”

魏駒搖頭說道:“並未聽聞。”

草!(一種植物)

那趙毋恤違抗軍令又帶走趙氏本來就顯得捉襟見肘的兵力,搞毛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