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偉人說過:管它黑貓白貓,能抓住老鼠就是好貓。

戰術戰法沒有過時那麼一說,其實是看怎麼使用。

智瑤就知道鉗形攻勢永遠不會過時,無論是冷兵器時代,或是進入熱兵器時代,哪怕是到了資訊時代、太空時代,

一樣會繼續用下去當然了,真進入太空時代,宇宙各文明之間的互相征戰,誰還玩什麼艦隊的對轟或是登陸戰,有針對性的研究一種生物武器進行投放也就是了,絕對能達到環保無汙染的效果艦隊對轟或者登陸戰只會發生在同出一源的物種之內,怕的就是使用生物武器遭到反噬扯那些有點遠了。

智瑤原本是想用鐮刀攻勢,並且還是以智氏或魏氏充當鐮刀,奈何智氏或魏氏的部隊都無法在群山之中快速推進,只好保險一點讓智氏和魏氏的部隊充當“鉗子”,再用韓氏、趙氏、狐氏和鍾氏的部隊去扛正面既然子路等人過來,智瑤就能玩得更野一些按照子路等人的原話,晉國對中山國進行復仇不是晉國一家的事情,是文明與文明之間的較量,

他們才拼命地趕了過來。

同時,他們給智瑤帶來了南方的訊息。

陳國和蔡國圍困孔子,楚國發兵去解救孔子。。

在楚國發兵之前,孔子已經有近千馬仔死於飢餓或被人為殺死。

楚軍拯救孔子期間,吳國發兵入侵陳國,演變成為楚軍和吳軍在陳國的地界交戰。

發生在陳國的事情

定會被孔子的徒子徒孫牢牢記住,免不了記住陳國和蔡國帶去肉體和心靈的傷痛,銘記楚國的恩情,還有將吳國給黑出翔。

智瑤對於孔子有什麼遭遇一點都不感興趣,痛惜識字又身懷技能的千多人就那麼死了,好些人還是智瑤認識的對於子路等人是因為深明民族大義才復又前來投效,老實說智瑤是相信的。

為外比次戰津並不是孔子建立,然後儒分非常多的派別有不少早早就覺醒了民族觀念,堅定認那麼多的“儒投效到孔子麾下,極可能是一種抱團取暖,不代表他們的思想跟孔子完全同步。

這麼說吧?孔子想當官,有人願意給予官位就千里迢迢狂奔,深怕跑得慢了沒官當;好些“儒”本身就有渠道當官,他們為了其它的理想而放棄當官。能說人與人不存在區別嗎?

這一波子路等人過來,來的人數只有兩百左右。

智瑤沒有多問,分別給不同人的講解形勢,再將任務分配下去。

他們已經滅掉了仇由,所處的位置大概是後世一個叫沱的地方,以原計劃需要再繼續北上,穿過群山抵達“鮮虞的後方跟魏氏完成會師這個“鮮虞”不再是勢力名變成了中山國的都城也是北狄最大的一座城池期間,智瑤需要進行分兵,控制住後世的五臺山區域,用以切斷中山國跟樓煩的聯絡通道。

“我部二‘師北向,秋季前抵達此處?”智徐吾指的山川輿圖就是五臺山的位置,不過目前還沒有五臺山這個名字。

智氏的觸手暫時還沒有伸到那麼遠的位置,山川輿圖是繳獲了仇由的國庫才進行補充。

不過吧?現在別說仇由,諸夏的任何一個列國,有一個算一個地圖都簡陋到沒法看,並且還不一定準確,導致智瑤補充山川地勢的時候弄得比較籠統。

“夏季抵達為佳,若是事出有因,可緩行。”智瑤說道能不能控制住中山國的地皮另外說,晉國這一波絕對會打死中山國,以後晉國的觸角就是抵達這邊,先前認為不需要對樓煩有所瞭解,觀念在以後肯定是要變一變了。

講一句大實話,除了趙氏之外,誰願意看上北邊的土地呢?尤其是隔著群山,交通方面太過於不方便中山國不止有群山,還有一大片的平原。這一片大平原算是華北平原的一部分,在太行山以東全歸於智氏的前提下,智瑤沒有理由不要那一片平原的啊!

所以了,滅掉中山國之後,沒人對這邊的地盤感興趣,智氏絕對會當那個接盤俠的!

智徐吾在瞭解到自己的最大任務是控制五臺山以及周邊,多少是感到一些遺憾。

晉國已經很久沒有滅人國祚,很難得能夠眾志成城想把中山國滅掉,擺明了就是滅掉中山國可能會出現不小的損失,然而中山國必定會被滅亡,偏偏無法參與攻打一國都城,誰不會感到遺憾呢?

智瑤看向了輔果,說道:“果率二‘旅留駐此地。”

輔果趕緊應:“諾!”

智申則是目光深幽地看著輔果,心想:“拿下了仇由,仇由就在趙氏的‘晉陽東北面,瑤選擇輔果留駐,想做什麼?

其實就是輔果的能力有限,再來是趙鞅在世時擔任著一些角色,智瑤還是很想看一看趙毋恤或趙獲會不會聯絡輔果,輔果又將做出什麼選擇。

按照道理來講,趙氏擺明了會淪落變成跟卿位家族不再同一個檔次,腦子被門夾了的輔果才會配合趙氏搞東搞西。可是現實總比虛幻更加離奇,很多事情是無法以常理去預測的。

這一次,趙氏遭到割肉,智瑤已經完成了某些目標,不代表放棄徹底將趙氏滅掉的心思,有事沒事埋個伏筆用不用得上也沒什麼損失。

畢竟,智瑤肯定夠會在後路留下駐軍,選誰不是選呢?

他們分成了三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