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全被嚇到了(第2/2頁)
章節報錯
所以,可以想象這一次大軍集結在“新田”過後,附近的樹林絕對又是要禿了一座又一座。
後面,魏侈還是決定出城一趟,並且僅是帶著少許的護衛。
他將要跟著一塊去的魏駒呼斥回家,期間又跟韓不信、狐解碰上,乾脆也就搭夥了。
這幾人都沒有讓繼承人跟隨,帶的護衛又不多,擺明心裡還是顧忌智氏會幹點什麼,做到應有的提防。
從他們的心態去看,足夠說明晉國內部的形勢到底怎麼樣,哪怕不覺得智氏會做什麼,還是不免帶著不怕一萬隻怕萬一的心態。
智申得知幾個家主過來,親自出迎。
“我之麾下,雄壯否?”智申看上去比以往有了更多的自信。
魏侈第一個出聲,笑著說道:“自是雄壯。”
“甚是威武。”韓不信補了這麼一句。
剩下的狐解乾脆就一臉的討好了。
牛逼了,想要炫耀是一種很普遍的心態。
以前智申知道自家有點強,只是真的沒有太明確的概念,經過這一次四個軍團的集結,才明白智氏真的強大到一種份上了。
當然,智申清楚智氏為什麼能夠有今天,功勞在智躒和智瑤身上。
因為智躒一系列的操作,智氏吞併了中行氏,兩個家族同出荀氏,智氏吞併起中行氏的難度遠比想象中更低,不會讓中行氏的人起到太大的抗拒心理,能夠用最短的時間完成磨合。
智瑤則是在做一些加快融合程序的事情,彌補了諸多的層面,加強遭到吞併中行氏眾人對智氏的歸屬感。
“趙氏仍無音信,奈何?”魏侈主動提起這個話題。
智申一臉的樂呵呵,說道:“趙氏若自絕於眾家,如此也罷。”
出的事根本不是趙氏裝鴕鳥能夠躲得過去,他們願意主動交出無法守住的封地最好,不願意在後面大不了大家明搶唄。
屆時,真的讓大家撕破臉的話,趙氏也許只能捏住“晉陽”不放手,其它的封地要保不住了。
換作趙氏願意主動讓步,大家也不至於吃相那麼難看,除了“晉陽”之外多少還會給趙氏留點地方。
韓不信比較勉強地說道:“趙氏仍無主。”
趙氏現在是沒有一家之主的狀態,也就沒有人能真正拿主意。
也許,趙氏就是因為想拖時間,才沒有確認一家之主的歸屬?這算是一種利用規則的行為。
魏侈對韓不信說道:“不信於趙氏已是仁至義盡,何必自誤?”
大家都知道韓氏跟趙氏的交情,該是何等的交情才讓韓氏願意跟趙氏一塊扛雷,乃至於是一塊走進墳墓?
韓不信開始沉默了。
其實,韓不信對魏侈為什麼突然變得強硬心知肚明,還能是怎麼著,無非就是智氏給予的勇氣唄。
這麼說吧,魏氏自己就集結了三個軍團,盟友智氏拉出四個軍團,兩家要是能夠做到精誠合作,遠比趙氏、魏氏和韓氏曾經的聯盟強大太多,弄死韓氏、趙氏和狐氏的難度不會太大。
說白了就是,晉國內部的力量已經失衡,困擾智氏和魏氏的是他們自己,並不是外部的誰。
期間,有國君的嬖人過來通知,說是國君要檢閱智氏的軍隊。
智氏的大軍才剛剛解散,不是無法再次集結,可是也太整人心態了一些。
智申想到了智瑤的交代,給國君的嬖人答覆,說檢閱可以,改天再檢閱。
晉君午想幹什麼?他就是試探智氏對自己的態度,試探結果不好不壞,智氏沒有太過於囂張跋扈,同時也沒有對君權的千依百順。
恰好是除了趙獲之外的“卿”都在,智申提議商議出接下來的章程。
一番商議過後,拿出來的章程是,智氏、魏氏、韓氏和狐氏各自出動三個“師”的兵力,再徵召公族封主以及中小貴族進行補充,湊出三個“軍”的數量,用來作為討伐中山國的國戰力量。
討論出動的兵力時,沒人傻到去說各個家族集結起來那麼多軍隊,為什麼只是出動一部分用來北征。
大家都有默契,國戰是一回事,私戰又是另一種情況,剩下的軍隊要麼是來用來保護領地,不然就是防著對方,也能拿來對付趙氏。
出動多少軍隊北征定下來,下一件事情就是誰來接任“元戎”,其它的卿位應該怎麼定下順序這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