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季孫肥年輕的關係,魯國內部局勢出現新的變化,叔孫氏和孟孫氏都想成為新的老大,只是三桓之間的內鬥非常剋制,沒有出現什麼大規模的火拼。

季孫肥這一次來晉國對季孫氏很重要,他要是能夠獲得智氏的支援,叔孫氏和孟孫氏反正是別再爭了。

所以,季孫氏蠻橫地搶了叔孫氏的活,季孫肥先去了“新田”進行正式的拜會,期間晉君午很是同病相憐地一再詢問魯君將的事蹟,搞得季孫肥非常尷尬。

季孫肥不可能跟趙鞅沒有交際,交代來晉國主要是受到了智氏的邀請,從而讓趙鞅得知智氏要對齊國的田氏進行討伐。

智氏出兵齊國只為討伐田氏?這個說什麼也不能讓趙鞅相信的。

趙鞅只需要知道智氏會出兵齊國就可以了,能夠抽出更多的兵力去對付中山國再防備仇由、鮮虞。

同樣得知智氏要出兵齊國的韓氏,他們可算是有了些動靜,選擇去找白翟進行玩耍。

事實上,晉國其餘的卿位家族都有動作,只剩下一個韓氏什麼都不幹,他們首先就會自己心虛。

能讓韓氏選的話,他們更樂意去打一波鄭國,可是智氏有能力單獨扛住齊國有可能的反撲,韓氏沒有那個實力去將鄭國摁在地上錘,退而求其次才盯上了白翟。

季孫肥是在一個下雪的日子來到“邯鄲”,過來之後很訝異“邯鄲”周邊怎麼處處營地,派人打聽才得知智氏在對“邯鄲”進行大肆的建設。

“這是好事啊!”季孫肥這麼認為。

晉國的“邯鄲”不算是最東邊,智氏將發展重心東移這是非常明顯的事情。

目前的魯國跟晉國沒有邊界接壤,換作是百多年前他們發現智氏發展重心東移,該擔心的會是魯國。

“宗子!”季孫肥進行了正式的拜會,也就是得到迎接之後,隔幾天派人去通知什麼時間將拜訪,後面再親自到來。

智瑤顯得很熱情,到門口親自迎接季孫肥的到來,並且迎了進去。

雙方做的都是最基本的禮節,看似效率很低,並且非常繁瑣的樣子,問題是缺了這些又不行。

一應該有的客套做完。

季孫肥開始介紹明年魯國會出兵多少,提到想要攻伐的齊國城邑是哪幾座。

“宗子討逆,順乎其道。我為收復城邑,無有非禮之舉。”季孫肥說道。

這話很有內涵。

說白了就是在智氏跟魯國的操作之下,田氏乾的那些事情暴雷了,看的就是齊國幾位公子到底信不信,又或做出什麼樣的選擇。

田乞一再反覆橫跳?有那麼一句話叫“凡走過必留痕跡”,也有另外一句“莫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有人去進行查證的話,一下子就會暴露。

根據智瑤現在掌握的資訊,齊國公族一些公族封主第一時間跟田乞劃清界限,倒是那些公子竟然沒有什麼反應。

同時,田乞被輿情弄得狼狽不堪,後面乾脆跑回自己的封地,一副用不再幹涉以示清白的作態。

現在智氏還沒有正式派人去齊國宣佈要討伐田氏,齊國那邊暫時也不清楚智氏明年會發兵的訊息,他們只是察覺到了魯國的異動。

魯國異動對齊國來說並不是什麼太大不了的事情,齊國跟魯國多少年來就是這樣。一旦齊國有內亂,魯國總會做點什麼,反之亦然,弄得兩國都思維固化,哪天自己生亂對方什麼都不做,才會令人感到驚訝。

季孫肥不敢開口問智氏明年會出兵多少,來到“邯鄲”看到那成片的營地,老實說一顆心馬上就穩如老狗。

這是他誤會營地裡駐紮的都是軍隊,不想想又不是什麼緊急時期,智氏怎麼可能保持徵召狀態。

產生那樣的心理,只能說主觀意識太強,盼著發生什麼事,自行降智了。

智瑤對季孫肥的開誠佈公還是相當滿意,只是智氏沒有必要向魯國透露自家想怎麼打。

這個是實力決定了的高下之分。

智氏雖然是一個家族,人口未必有魯國的總人口多,可是智氏的軍力絕對比魯國強。

所以是,三桓可能在魯國內部無比牛逼,他們三家哪來聯合起來跟智氏一比,該啥都不是,還就啥都不是。

季孫肥不會來拜訪智瑤之後馬上離開,將一直待到明年智氏出兵,再跟隨智瑤一起向東。

在那一段時間,季孫肥才知道營地並不是駐軍,本來穩如老狗的一顆心,忽然間變得有些揣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