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瑤知道陽虎是誰,可是幾乎沒有聽過陽虎在趙氏做什麼。

司馬穰苴往下繼續說道:“陽虎罪齊出逃,得趙氏納之,趙孟霸業復也。”

這個評價是個什麼情況?先說陽虎一點都不會做人,或者說陽虎的人品很差勁,又說趙鞅得到陽虎的輔佐會變得強大。

智瑤仔細想了想,真的沒有聽說陽虎在趙氏都做了一些什麼。

僅是從一些事蹟來看,陽虎只有一個下克上的名聲,沒有聽說其人有什麼大的能力。

司馬穰苴說道:“陽虎善政善軍,行事易也。”

這是陽虎在齊國給司馬穰苴留下的印象。

司馬穰苴沒說的是陽虎非常不會做人,不但多次惹怒自己的主人,連帶自己的隨扈都一再背叛。

一次遭到背叛還能是屬下人品不行,次次遭到屬下背叛就是主人的人品有問題了。

那麼就是說,陽虎是個內政和軍事都很有能力的人,就是情商方面十分低下。

智瑤不知道的是陽虎被趙鞅安排在“晉陽”那邊,自然也就沒有聽說陽虎幹了一些什麼事情。

還有另外一件事情智瑤不知情。也就是不出意外的話,陽虎會在趙鞅死後輔佐趙毋恤這位趙氏新主,智氏最終族滅有著陽虎很大的功勞。

“智氏若非親善趙氏,當早除陽虎。”司馬穰苴說道。

智瑤聽進去了。

另外,智瑤對司馬穰苴看出趙氏的威脅沒有感到驚奇,趙氏不止是智氏的勁敵,也會是魏氏、韓氏、狐氏等等家族的潛在之敵。

主要是趙鞅這一代趙氏之主太過於不講究,幹了太多招惹忌憚的事情,使得趙氏失去了信譽度的同時,迫使各個家族對趙氏升起了非常強的防備心理。

幾天後,智瑤向智申辭行,帶上司馬穰苴、豫讓等人踏上前往“邯鄲”的路途。

他們到“邯鄲”並不是馬上要率軍向東。

智瑤繼續操持一系列的建設是其一,再來便是為明年的出征做最完善的準備。

“魏氏有重兵,智氏不可有?”司馬穰苴明知故問。

智瑤看向夫僚,示意給解釋解釋。

晉國和齊國雖然都是諸夏的一員,很多東西卻是不一樣。

那種不一樣的最大區別,首先就是軍隊的建制上面。

在晉國這邊,卿位家族都有自己的專長,本來是互相約定不挑戰對方的領域,比如趙氏擅長養馬,其他家族不會特別去研究養馬的知識,試圖取代趙氏在養馬上的優勢。

後來?晉國卿位家族的共識從多種方向展開,晉國如日中天的時候各自負責幾個諸侯的邦交,每家自己收取所負責邦交諸侯的“貢獻”;我家研究鎧甲,你家研究弓矢……,反正就是互相都有自己的專利,一樣不會輕易進行挑戰。

司馬穰苴聽完又問了一遍剛才的話,連語氣都一樣。

這一刻,智瑤都懷疑司馬穰苴是不是要故意引爆晉國卿位家族的矛盾了。

“範氏不存矣。”司馬穰苴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