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群魔亂舞(第2/2頁)
章節報錯
狐氏是晉君午召喚回到晉國,以常理他們應該支援晉君午才對?可是狐解已經不是剛回到晉國那會的一無所知,一兩年的時間足夠他們瞭解晉國內部的格局。
晉國現在是卿位家族全面優勢,體現在公族衰敗了下去,好多有實力的中等貴族不是被削弱便是遭到吞併。
卿位家族之所以一再變得強大,以前是對外能夠掠奪,後面則是不斷吞吃國內的其他家族,實力真不是憑空而來的呀。
“屬於晉君的最後一塊遮羞布被扯下來了。”智瑤心想。
現在的趙氏從某些方面來看也是陷入虛弱的時刻,恰恰是因為那種現狀,其他卿位家族不會刻意去刺激趙鞅,避免遭到臨死一擊。
出於另外的一些目的,智氏和魏氏同樣願意看到屬於國君的權威被踐踏,只要趙氏不是想要藉機吞併一些家族,哪怕趙獲得到卿位又怎麼樣,也許是一個讓趙氏自己再進行內部實力切割的好機會呢。
“不對……”智瑤想到了什麼。
“大人,梁氏新主何在?”智瑤問道。
智申也不傻,說道:“瑤以為獲將得梁氏?”
只有這個解釋了呀。
趙鞅為趙獲爭取卿位,為趙氏再獲得一部分話語權是主要目標,順帶將梁氏再吞併,不是去侵佔別的家族,公室和其餘家族還能管趙氏對自家小宗的安排嗎?
一旦趙獲成為下軍佐,按照既有的規則將兼任司寇一職。
司寇這個職位,以前並沒有顯示出什麼優勢,甚至是一種拖後腿的職位,要不然也輪不到一直由卿位最末位去兼任。
為什麼司寇會拖後腿?還不是需要在家族裡挑人長期充任到司寇麾下的組織,負責抓捕盜賊,去各處巡邏,等等之類。有徵召,等於有人納賦,乾的活還沒有戰利品,貴族看來就是虧了唄。
要說司寇有什麼便利,武裝起來的人不止能名正言順地入駐“新田”這座都城,還能去各家族的封地到處亂跑。
智瑤心想:“如果我能成為司寇,僅僅是能名正言順派人去各家族封地,繪圖的事情不就很容易完成了嗎?”
他也知道自己暫時不可能擔任司寇。
在接下來,“新田”簡直是熱鬧到不行。
“趙獲任‘卿’之事,群湧洶洶。”魏駒說完嘆息了一聲,可是誰都能品味出是在看笑話。
趙伯魯就顯得很無語。
卿位家族之中,智氏和魏氏一直沒有吭聲,就是一副看戲的模樣;狐氏後來倒是提出了異議,可是狐解的話講得太軟了一些,估計是應付了事;韓氏是唯一一個表態支援趙氏的家族。
其餘的家族?公族的封主們跳得最兇,可是因為他們的實力問題,再怎麼鬧騰也只是鬧騰;有資格參加會議的中等貴族噤聲,私底下則是講什麼話都有。
在智瑤看來,輿情對趙鞅根本不會造成意志上的影響,長期來看趙氏則會受到不小的影響。
畢竟,一個家族的風評要是不好,很多方面會吃了隱性的虧。
他們今天的聚會是為了給趙伯魯送別。
來“新田”待了將近一個月的趙伯魯即將去代國,根據他自己的原話,有一位妹妹要遠嫁代國,今次過去是走禮儀流程。
而趙伯魯的妹妹就是趙毋恤的姐姐,還是一母同胞的關係。
其他人對趙氏要嫁女給代國之君,好像都沒怎麼在意,只有智瑤覺得自己忘記了一些什麼事情,怎麼都想不起來。
話說,代國在哪?他們大概是在現代河北的北部,一部分活動範圍是內蒙古區域。
代國的國君為子姓,早期是周王室的分封國,目前則是自成體系,並且治理下的民族成份很雜。
晉國跟代國並不接壤,中間隔著一箇中山國。
按照當前的年代,相隔十里在一輩子都不一定有見一面的機會,晉國跟代國的距離不止中間隔著中山國,兩者之間也有個幾百裡的距離,沿途除了到處是山之外,森林也是密佈。
所以了,智瑤很納悶趙氏是怎麼跟代國有交流,還搞出了聯姻這一種套路。
以諸夏當前的習俗,趙氏嫁庶出女給代國之君,其實能視作一種羞辱,使人一想會覺得趙氏好像在搞什麼陰謀。
隨後的一個多月,為了最後一個卿位的歸屬,晉君午赤膊上陣跟趙鞅爭。
智氏和魏氏繼續當觀眾,期間少不得受到國君各種暗示,只是兩家一直無動於衷。
在經過一番實力懸殊的爭論之後,趙獲最終成為下軍佐,再次開啟了趙氏一門多“卿”的時代。
至於是會讓趙氏重新恢復強盛,還是又一次趙氏滅門的開端,在後面拭目以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