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撤退後,約過了一個時辰的時間,有聯軍來到交戰的遺址。

“為何有如此之多無頭屍體?”劉陽驚了。

應該說,過來的人看到交戰遺址的屍首都沒有了腦袋,全部給驚到了。

戰爭有輸有贏,從未出現過那麼多失去腦袋的屍體,不止是讓隨後到來的聯軍給驚到,更多的是感到憤怒。

“晉軍竟是如此作為,與禽獸何異!”公子閭後面得到訊息,氣得臉直接青了。

話說,明明割耳朵、鼻子之類也能計算軍功,智瑤為什麼不選呢?

不是智瑤刻意追求商鞅的“原味”,肯定是智瑤有自己的考慮,固然會遭到非議,然而得到必定更多,甚至是牽扯到了戰略價值。

劉陽滿臉不可思議地說道:“聽聞乃是智氏所為。”

聯軍的前鋒並沒有被全殲,有敗兵跑去跟大部分會合,講了交戰過程,自然不會漏了敵軍是誰的資訊。

極度憤怒的公子閭當然知道是誰幹的,打從心裡不明白智氏為什麼要那麼幹。

都說吳國野蠻,可是吳軍也沒有野蠻到這程度,頂多就是拿被射得像是刺蝟的養由基作伐,狠狠地羞辱了楚國一次。

怒極的公子閭改變了計劃,本來應該是出了隘口停駐,隔天再繼續行軍,結果是不顧軍隊的疲勞度,硬是拉著軍隊出隘口又往前十里,然後得到彙報,說是前方曠野有晉軍在列陣等候。

時間已經來到了下午的申時三刻,就事而論再有一個多時辰就會夜幕降臨,著實不那麼適合交戰。

列陣等待的有來自智氏和魏氏聯合起來的三個“師”,擺出的是晉軍萬年不變的魚鱗陣,又給分出了三“徹”。

這個“徹”是列國的說法,用晉國說法就是“行”,也就是荀氏為什麼會有一個“中行氏”的那個“行”。

看飄揚的旗號,智氏位於前陣,後方的陣中也能看到智氏的旌旗。

現在,智瑤和魏駒都站在巢車升起的車斗,觀看浩浩蕩蕩而來的聯軍。

“敵軍約五萬?公子閭旗號已顯,另有範氏小宗劉氏,不見鄭軍。”魏駒在努力辨認都是誰來了。

到來的聯軍距離晉軍約兩裡地才停下來,隨後有一乘戰車脫離大隊獨自向前。

看那輛戰車懸掛的旗號,竟然是公子閭單車向前?

智瑤對魏駒說道:“此時全軍出擊,如何?”

魏駒非常明顯的一愣,急聲說道:“不可!”

可惜了啊!

聯軍奔波而來,恰是最為疲憊的時候,並且公子閭還單獨向前,大軍壓上去殺死或是俘虜,一下就會讓聯軍失去指揮官,並且還能佔盡以逸待勞的便宜。

只是,智瑤只是問詢,並不是讓魏駒拿主意。

事實上,智瑤為了這一刻做了諸多的準備,才不是魏駒拒絕或反對所能改變的。

看到公子閭在那邊不斷叫喚,等候多時的智瑤讓車斗下降。

“瑤?”魏駒有點不懂智瑤是要做什麼。

智瑤說道:“公子閭親來,瑤如何不往?”

魏駒問道:“致師?”

智瑤答道:“自無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