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風水輪流轉(第1/2頁)
章節報錯
歸師敵軍的部隊約是在上午巳時二刻被發現,斥候目測為八千左右。
智瑤決定帶兩個“旅”前往截擊,那麼就是用三千的兵力去打八千的敵軍。
“智氏練有新軍,想必便是此類?”間伯看著正在開拔的部隊,說道。
魏駒看了一眼間伯這位家臣,說道:“瑤從不行無把握之事。”
新軍是吧?魏氏也有的啊!
魏氏是在魏舒那一代開始訓練新軍,規模維持在千人以下。
只不過,魏氏的新軍並不是常備軍的型別,僅僅是對納賦者在裝備上和體格、耐力等一些方面提出嚴格要求。
比如說,納賦的人要能夠承擔起準備重甲的提前,一般是裡面再穿至少一層甲,再套上一副厚重的甲冑,也就是防禦力必須足夠,然後就是奔跑多少裡,有隨時投入交戰的體力。
再後來,魏氏對納賦者的兵器也提出主張,借鑑楚國“左右廣”的戟,製作出一種矛戈,再配上一張大盾。
現階段而言,魏氏並沒有要求己方的重步兵需要再攜帶一張強弓和必需數量的箭矢。
那麼,魏氏的新軍就是一支數量在千人以下的重步兵,暫時還不是“魏武卒”級別的軍隊。
間伯說道:“觀智氏新軍,種類多也!”
是啊,魏氏只有重步兵呢。
智氏展現出來的兵種,包括長矛兵、盾戟(矛戈)兵、刀盾兵和槍斧兵,各類兵種之中的槍斧兵還攜帶一種從未見過的兵器,看上去則是能辨識出為遠端兵器。
魏駒從智氏新軍的行軍姿態得出一個結論,實際戰鬥力怎麼樣先不提,軍容看上去比較鼎盛,明顯是有很強的組織度和紀律性。
“智氏將要捨棄戈這種武器?”魏駒有點茫然地想道。
眼見著智瑤率軍遠去,好些人很想親眼看看智氏新軍的戰鬥力,礙於得到的安排只能留在遠處幹自己的活。
智瑤暫時與智徐吾同車,交代著一些事項。
現在還不知道敵軍有沒有發現自己被堵了後路,一般是能夠從行軍姿態判斷得出來。
智瑤需要根據斥候的後續彙報,來判斷敵軍有沒有發現,再選擇怎麼打。
“敵軍約有半個時辰便會途經此處。”智瑤站在一片樹林邊緣。
大軍已經停止前進,一部分正在加緊製作簡易的拒馬等障礙物,更多計程車兵則是在軍官的率領下前往隱匿處。
智瑤看著遠方的盡頭,暫時看不到敵軍的蹤影。
他們停留的地方,位於從北往南必須經過的一個隘口。中間道路的兩邊長滿了各種植物,留下一個寬度約八十米左右相對平坦的通道。
說起來,智瑤已經不止一次告訴自己別再貓在森林裡幹伏擊的事情,比較現實的是當下的環境就是那樣,到處都有樹林,差別無外乎是佔地面積大小罷了。
所以是,想進行埋伏的話,真的很容易就找到用來隱藏的林子,又或是雜草以及灌木叢形成綠蔭遍地的曠野。
“我率軍隱匿於右側山林,世子率軍隱匿於左側山林,留有槍斧、刀盾合為千人堵住隘口後方?”智徐吾進行最終的確認。
智瑤說道:“正是。”
這種打法真沒有太高的技術含量,困難的地方在於伏兵不要被提前發現。
換作是五六十年前,列國交戰根本不會派出斥候偵查周邊,當時講究的是交戰各方約個地方開打。
現在已經不一樣了,極少再約定開戰的地點,約定了都不一定可信,遭到伏擊的相關例子太多,搞到統兵將校對事先派出斥候偵查相當重視。
“如被發現,翻山退於隘口之後?”智徐吾再次進行確認。
沒有事先收集乾燥柴火和潑灑火油,想要在溼潤的春季很快讓一片林子燃起熊熊大火的難度還是挺高的。
智瑤知道夜路走多了遲早會碰上鬼的道理,更知道什麼叫不怕一萬隻怕萬一,肯定是要留有第二套作戰方案。
大約兩刻鐘之後,北面來了一支小隊。
這一支小隊到隘口附近時分成了三股,其中兩個小隊開始探索隘口兩側的山林,一支小隊則是直接穿過隘口。
站在矮山上的智瑤看得明細,再向更北方看去已經能夠看到地平線上出現的敵軍。
探索兩側山林的敵軍小隊,他們深入大約五十米之後,聽到了一連串的呼嘯聲,紛紛向山林下方退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