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老牌強國重新站起來誰會最難受?之前的歷史已經給了答案,毫無疑問會是鄭國啊!

在向戎看來,晉國在趙鞅的領導下很有希望儘快結束內亂,等晉國重新將目光轉向國外,不可能放過干涉晉國內政的國家,鄭國就是其中的一個。

本來智瑤已經用兩次擊敗諸侯聯軍證明該自己的軍事才能,今天又展現出那種程度的射藝,要是在內政能力上得到展現,不止代表智氏會得到騰飛,還代表著晉國某一天會在智瑤的領導下重新鎮壓列國。

那麼想的人還包括公子閭,搞得後面就是那麼一副憂心忡忡的表情。

現場有那麼一個人時不時會用嫉妒的目光偷偷打量智瑤,他叫趙毋恤。

“智瑤是怎麼練的射藝,射中一百五十步銅環一次,能夠連續四次命中一百步的銅環,絕非運道!”趙毋恤射五十步的銅環十四次,僅僅一次成功命中而已。

性格倔強的趙毋恤在射了十次之後就有點手臂難受加力氣不足,咬牙又多射了四次,只感覺手臂動一下都疼。

趙毋恤今天只是感覺手臂疼,明天的感受會更酸爽,極可能還會發生腫硬的情況。

“毋恤。”韓庚來到趙毋恤邊上。

趙毋恤用疑惑的目光看向韓庚,要行禮時肯定要用到手臂,結果動一下手臂就讓臉頰抽搐了。

“楚公子甚是無禮,你因何……”韓庚當然看到了公子閭對趙毋恤的態度,不理解趙毋恤怎麼會完全沒有反應。

再怎麼說,趙毋恤現在是趙氏的世子,有一個是晉國“元戎”的爹,表現軟弱不止會讓趙氏丟人,連帶也會打擊到現場晉國貴族對趙氏的信任。

說白了,身份地位高到一定程度,一言一行都不止再代表自己了啊!

趙毋恤扯了一下嘴角,說道:“我方十六,公子閭已有六十二。”

年紀那麼大,到了這種場合那麼表現,到底是趙毋恤丟人,還是公子閭丟人呢?

其實,兩個都丟人了,但是誰都清楚公子閭為什麼對趙毋恤是那樣的態度,大多數人會覺得公子閭更佔理一些。

問題是趙毋恤不能說,只能態度模糊,再將這個悶虧吃下去。

韓庚聽趙毋恤那麼講,多少覺得趙毋恤的性格有點陰沉,再來就是趙毋恤小小年紀就這麼能忍,覺得以後相處的時候還是要都留點心眼為妙。

“雖早知瑤之善射,不曾想……”韓庚不想說下去了,臉上帶著誠意十足的苦笑。

以善射聞名的韓氏,他們的世子韓庚射了十八次,一次都沒有命中百步之外的銅環。

這一幕無疑是再次證明智瑤在射藝上的牛逼。

韓庚其實沒有感到尷尬,現場除了智瑤之外誰都做不到,大家都是半斤八兩,有什麼好丟臉的?

另外,現場的人,他們知道自己射不中,卻是少有人明白為什麼無法射中。

射箭除了依靠弓和箭之外,十分地依賴手感這種玩意,再來就是對風勢有足夠的判斷力了。

大多數人的弓和箭都不怎麼樣,能射中一定是運氣,無法代表射藝上的實力。

智瑤的弓和箭都非常精良,再來就是懂得判斷風勢,會因為風力的強度來決定到底射哪裡,並不是一次次直勾勾地瞄準目標。

太多人就是直接瞄準目標射箭,他們射出去的箭會被風吹著移動飛行軌跡,有風力的影響能射中目標才是怪事呢。

好些人更不明白一點,箭桿足夠筆直,其實箭羽也能決定命中率,甚至還能決定射程以及穿透力。

智瑤原先根本不明白那些,隨著慢慢研究才逐漸掌握關於射箭的科學,加上本身的天賦和勤加練習,有了現在的本領。

他們的狩獵不是一天就結束,持續了七天。

在後繼的狩獵中,智瑤更多的時候是跟人在社交,壓根就沒有將精力放在獲得更多的獵物上面。

有那麼一件挺搞笑的事情,也就是趙毋恤射銅環太勤快,第二天兩隻手臂跟廢了差不多。

在後面,趙毋恤就像現代一些殭屍片裡那般,除了不是一蹦一蹦之外,雙臂都不會隨著步伐搖擺,每每使用手臂時動作僵硬到不行。

換作是其他人可能告辭或是待在帳篷不出來,然而趙毋恤該幹嘛還是幹嘛,哪怕跟著一塊去狩獵就當個看客,一次都沒有放棄參與。

趙毋恤先是遭遇到楚國以及範氏各人的那般對待,後面表現得跟沒事的一樣。

看到那樣的趙毋恤,大多數人是當成笑話在看,有些人則是有另外的看法。

那麼,這一波算是趙毋恤賺了,還是虧了?

不管趙毋恤是賺是虧,反正沒有智瑤獲取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