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禮崩樂壞的推手(第1/2頁)
章節報錯
趙氏幹破壞禮法的事情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可是與趙鞅殺掉執禮上門的趙午一比,擼掉嫡長子趙伯魯和選擇庶出的趙毋恤上位,明顯是後面的事情更高大一些。
因為智瑤對歷史的改變,破壞了趙鞅在“鐵之戰”的宣言,打破嫡出繼承製規則的事還是被趙鞅搶了。
有了趙氏的這一次例子,不止是會對晉國這邊造成動盪,連帶對列國的影響也會很大。
從此之後,不知道有多少家族的庶出會對世子位生出窺探之心,不能怪家族的嫡出警惕庶出,兄弟相殘的事情可能會變得非常頻繁。
至於說智瑤頂掉智宵成為智氏的世子?類似的例子雖然不多,問題是也不算少,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韓起頂掉韓無忌成為韓氏的世子。
一樣都是嫡出,影響肯定存在,只是產生的影響絕不是庶出頂掉嫡出那麼大。
趙鞅面對眾“卿”只有狐解親自前來,心裡不可能沒有想法,只不過沒有將內心的想法表現出來。
同時,前來見證趙毋恤成為趙氏世子的人挺多,一個又一個卻是保持著一張面無表情的臉龐,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參加葬禮呢。
話又說回來,說是帶著參加喪禮的心情前來見證趙毋恤的上位,好像也不能說是錯誤?他們見證的是一個繼承製度的崩壞啊!
“韓氏與趙氏親近,何時得知此事?”魏駒用著好奇的表情在問韓庚。
而韓庚一點都不想回答,甚至有點覺得魏駒是在嘲諷韓氏。
畢竟,韓氏的韓厥給各個家族開了一個頭,用韓起頂替韓無忌給各個家族提了一醒,繼承人不合意是能夠進行更換的。
智瑤倒是知道趙鞅什麼時候生出更替世子的念頭,應該是趙伯魯表現出不堪重任的那一天起吧?
不能說趙鞅沒有給趙伯魯機會,並且給了不止一次兩次機會,一次次從趙伯魯身上得到的都是失望。
“我聞毋恤立誓,他之後趙氏家族必是伯魯後人。”韓庚用蚊子聲講了這麼一句。
蛤!?
不知道有那麼回事的智瑤腦子裡出現了幾個人名:李世民、李泰、李治。
一樣是遭遇到選擇繼承人的難題,李世民很猶豫要不要立李泰為太子,喊李泰進行談話,然後李泰一句“殺子傳弟”把自己坑了。
只是,趙氏特地將趙毋恤立誓的事情通知給了韓氏嗎?如果是趙氏主動告知韓氏,兩家的關係遠比想象中鐵,韓不信的一系列行為幾乎把所有家族給騙了,韓庚一句話不但坑爹也把韓氏賣了啊。
智瑤與魏駒對視了一眼,看到了對方眼眸裡的震驚與竊喜。
可能是自知失言的韓庚臉色一僵,眼眸裡卻是看不到什麼驚恐,有的是一種得逞。
“趙毋恤將家主位置重新給了趙伯魯的子嗣?歷史上有這事嗎???”智瑤很不願意相信,又必須承認在春秋晚期卻是一件很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站在主位的趙鞅正在講話,大概就是家族不幸,沒有能夠保證家族傳承有序,吧啦吧啦一些聽著像是家醜的事情。
智瑤對趙鞅以那些作為開場,心裡感到挺佩服。
本來的事情,不管是趙鞅的憂患心理,還是以晉國的局面,平庸的人不適合繼承基業本就是實情。
趙鞅將那些事情直接講出來,不失是一種大氣的做法,尤其是給各個家族一個借鑑的機會。
所以,好些前來觀禮的家主開始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他們應該是在想:“我家的那個廢物也不適合繼承家業,家族交到他手裡極可能弄得家破人亡,要不要效仿趙鞅的做法呢?”
智瑤的注意力有一半放在中等貴族這邊,看到他們的臉色就知道趙鞅某些目的達到了。
以現狀而言,不要以為只有趙鞅的嫡出子嗣不是廢物就是紈絝,好多貴族的嫡出子嗣都是相同的情況。
當然了,年紀還輕時,廢物可能不是真的廢物,紈絝也有可能成為棟樑的那一天,平庸人的人在某天極可能一鳴驚人,只是大多數人根本等不到爆發的那一天到來。
總的來說,晉國的絕大多數二代不是廢了就是顯得太過平庸,今天趙鞅幹出那麼大的事情,源於講了一些家醜外揚的話,演變成為引起了好些與會者的心理共鳴。
智瑤目光重新轉到趙鞅身上,心想:“能做出一番事業的人,果然都不簡單啊。”
覺得達到目的之後,趙鞅給了站在後門廊的姑布子卿一個眼神。
姑布子卿走進後門消失了一小會,再次出現時跟隨在了趙毋恤的身後。
今天的趙毋恤穿上了以前無法穿的衣裳,一套用綢緞做成的衣服,主體色調為黑,繡上了紅色的花紋,搭配上了一條金色的帛綸巾,腳上一雙登雲靴,使得趙毋恤一改以前寒酸的形象,看上去顯得貴氣十足。
俗話說人靠衣裝馬靠鞍,顯示出貴氣的趙毋恤再一次證明了這一點。
趙毋恤出場,多少能令人看出心裡的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