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聽說過嗎?士為知己者死(第1/2頁)
章節報錯
智瑤看著眼前的愛國者,內心裡著實是非常複雜。
從古至今當然不會缺少愛國者,但是在家比國大的環境中會活得很艱難,往往還會得到一個非常悲劇的下場。
那個是大家都先顧著自己的家族才會想到國家,看到有那個、麼一個人格格不入,心裡佩服歸於佩服,一旦那人妨礙到了自己,不會有任何猶豫就會手起刀落剷除掉。
“歷史上能幹出一番事業的人,他們無一例外都會立足了人設,往往給自己套上一層為國為民的外衣,成就大業的人當然會因為愛惜奮鬥的果實,將人設扮演一輩子,事業沒有成功又敗亡自然是被揭露假面具了。”智瑤看著滿臉熱切的豫讓,考慮要不要接受這麼一個刺客的投效。
在“濮陽”那邊時,來自範氏的籍秦投效了智氏,效忠的物件是智躒這一位智氏的一家之主。
現在,豫讓要效力的物件並不是智氏,表態要效忠的人是智瑤這個老智家的第三代。
聽說豫讓是在數十名莒國武士的阻攔下殺了梁嬰父,隨後還幹了揚長而去的囂張舉動。
且不論豫讓的武力值怎麼樣,敢於在梁嬰父侍衛環繞的情況下動手,足以證明其人的膽量。
智瑤將自己的人生定位規劃得很詳細,沒有接管家主之位前肯定是搞各種“發明”,再各種經營老智家的內部,得到出征的任務只算是一種“客串”的幹活。
任何年代的猛士都不難得到,真正難得是一種戰略價值的人才,比如跑去越國各種發揮的范蠡。
智瑤肯花重金,不敢說要有多少猛士就有多少,唯一帶有存疑的是蒐羅來的猛士能有多大的忠心。
豫讓為什麼過來投效?看錶達出來的意思,主要是看到了智瑤為國家所做的一切,又聽說智瑤致力於恢復晉國的霸業,認為兩人的理想一致,才願意過來效忠。
“起來罷。”智瑤走過去虛扶。
站起來的豫讓足足高出智瑤一個頭不止,固然是智瑤還沒有完全發育,側面也證明豫讓真的身材高大。
豫讓的身高應該是在一米八左右,身上穿的衣服太厚,無法使人閱覽身材,只是能仗劍殺人,還有勇悍之名,身體素質肯定不會差到哪去。
“你此後食我家祿,立功亦有賞賜。”智瑤話到一半,想了想吩咐施夷光,道:“內屋案上有一劍,取來與我。”
很快,施夷光就捧著一柄劍回來了。
刺殺了梁嬰父的豫讓一下子在晉國變得很有名,吸納豫讓作為家臣的智瑤肯定要有所表示。
送住宅、美女、財帛屬於操作中的下等行為,以上那些再加上一柄好兵器在操作上會顯得高階一些。
“好劍!”豫讓手裡的劍是老智家剛剛研究出來的滲碳鋼材料製作,帶柄長度在七十二厘米左右,劍身的厚度則是稍微加了一點點,全重約有三斤。
只見拔出劍鞘的劍渾身一種暗銀色,僅是看上去就賣相非常不錯,它其餘的造型比平常的青銅劍也多了一些講究,體現在劍首、劍柄、劍格和劍鞘上面。
這一柄劍比尋常的劍要重一斤左右,對於平常人來說肯定不合適,猛士得到則是會顯得很歡喜。
智瑤送禮物肯定是要表現到底,帶著豫讓來到室外,展示那柄劍的諸多優越。
吹毛斷髮什麼的?反正老智家的技藝暫時達不到那種高度,甚至還沒有改變滲碳鋼很脆的弱點。
從太行山基地送來給智瑤的這一柄劍,它算是諸多產品裡面質量最好的一柄。
這一點在接下來兩劍互擊中,青銅劍應聲而斷能夠體現得出來。
豫讓卻是看著稍微崩開的劍刃而一臉抽抽的樣子,不是驚訝於對砍讓青銅劍斷了,是在心疼手裡的劍出現了崩口。
“劍用於刺,大夫必是知曉?”智瑤完全是在講廢話。
現在懂得使劍的人,誰會拿劍去跟人互砍?
智瑤又說道:“此劍鋒利,懼於鈍器,大夫不得不知。”
又是一句廢話,即便是青銅劍也不適合去抗擊鈍器,崩斷或許不至於,彎卻是會彎掉的。
接下來,豫讓親自試驗斬草蓆,從一捆草蓆開始,一直到無法完全斬斷五捆草蓆,證明了手裡的劍,它的鋒利程度。
“此劍非尋常惡金所造,無有鏽斑之憂,只是仍需善持。”智瑤送禮物,該交代的必須交代。
豫讓很是歡喜,重新將劍交還於智瑤,卻不是不收禮物。
智瑤接過劍。
豫讓單膝跪地,腦袋也是低了下去。
等待智瑤用劍抵在豫讓肩膀上唸完效忠契約,早就準備好了吃食和水酒的僕人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