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智氏掌衛,衛必不叛(第2/2頁)
章節報錯
好些衛國的貴族,他們今天並沒有束髮,一樣是披頭散髮的髮型。為什麼會這樣呢?說白了就是衛國戰敗了啊!
只有四歲的衛君輒明顯搞不懂今天是個什麼情況,哪怕是被南子抱著都還顯得很活躍,時不時還會用稚嫩且清脆的聲音嬉鬧一下。
只要不破壞禮儀的進行,晉國這一方當然不會去管一個只有四歲的國君,就是等一下念祝詞的時候,衛人最好讓衛君輒保持安靜。
“長得可真白,五官也不失是一個美人。為什麼我看南子,腦子裡出現的是周迅呢?”智瑤承認哪怕是以現代人的審美觀看來,南子也是有相當的魅力。
而這還是南子沒有經過精心打扮的前提之下,要是打扮了還得了?
春秋時期有名的女人挺多,一般地位上需要高一些,只是她們的名聲在後世都不怎麼好。
知道烽火戲諸侯吧?智瑤一再打探下來,納悶的春秋時代的人們並不知道有發生過那麼一件事。
所以,春秋時代的人們都不知道有過那麼一回事,生在西漢的司馬遷是從哪本書裡看到並記錄在《史記》裡面的呢?
傳聞中,周幽王為博褒姒一笑,點燃了烽火臺,戲弄了諸侯,還是進行了很多次的戲弄,導致真的有外敵入侵,諸侯不救周天子了。
相關的史料顯示,犬戎真的攻破鎬京殺了周幽王,期間也真的沒有諸侯發兵救援,到底是諸侯本身不願意去救周幽王,裡面有沒有褒姒的因素在內,猜囉。
典故的警示很正確,跟“狼來了”其實一樣,沒有親眼見證的話,記住教訓也就是了,不用深究到底有沒有真正發生過。
智瑤所讀到的犬戎攻破鎬京版本,講的是周王室內亂攻殺不斷,諸侯一再站錯隊被清理掉不少,還有各自站隊的諸侯打得不可開交,才沒有及時發出援軍。
後世人們的眼中,南子跟褒姒、夏姬算是同一流的定位,是不是某些段子手給加工,還是需要自行判斷的。
城下之盟的儀式正在進行,包括智瑤、趙伯魯、魏駒和韓庚只能是站在會盟臺下方聽個動靜,沒有機會親眼見證儀式的整個流程。
大概兩刻鐘之後,智躒手持盟書從會盟臺頂端平臺走下來了。
儀式到了投書鼎爐燒給上天的環節,隨後智躒會向眾人念祝詞。
到了這個階段,智瑤才找到機會來到懷抱衛君輒的南子身側。
“見過衛侯、夫人。”智瑤行禮問候。
南子在智瑤靠近的時候就已經察覺,哪怕事先沒有見過智瑤,還是第一時間知曉來的是誰。
“公孫瑤無恙。”南子回應道。
智瑤與南子對視,說道:“時逢亂世,晉衛皆不由自己。當今時局如此,不知衛國將來如何?”
南子臉上帶著微笑,說道:“齊都陷,禮器為公孫所得,不知公孫如何處置?”
智瑤也在笑,笑得很有風度,說道:“自當歸還。”
“便是如此罷?”南子伸手抓住要對智瑤伸手的衛君輒,輕聲說道:“晉若仍為伯,我豈敢不尊?”
所以,衛國反晉也是被逼的。純粹是晉國自己不行,再有齊國逼迫衛國,是吧?
智瑤不滿意南子的表態,說道:“衛為小國,不能自己,此為衛國之難。曹侍我,得存;曹不侍我,曹將不存也。”
現在是宋國想要吞併曹國,晉國那邊沒有任何表態。而曹國之所有滅亡的危險,其實就是因為沒有得到來自晉國的庇護。
“衛侍晉必以誠。”南子給了正式的回覆,頓了頓卻是又說道:“只盼衛有難,晉可援我。”
這還是不信任晉國內亂能很快結束,甚至不相信晉國僅存的四個卿位家族能夠和平相處。
南子目光炯炯地看著智瑤,聲音壓得更低,說道:“若智氏掌衛,衛必不叛。”
將國家與家族進行切割嗎?
以前晉國的卿位家族都有對應的邦交國,保護費也是由負責的卿位家族來定額。
現在晉國的格局已經發生變化,比如範氏和中行氏快沒了,對外的邦交格局肯定是要重新建立。
衛國以前是聽範氏,現在南子希望負責衛國邦交的晉國卿位家族是智氏,約定哪怕是會不尊重晉國,也不會背叛智氏。
聽上去有點複雜,說白了無非就是家族利益高於國家利益而已。
智瑤無法立刻答覆南子,需要跟智躒好好溝通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