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小熊逐漸出圈,張龍的魅力(第1/3頁)
章節報錯
創業,是激動又忐忑的。
成功了還好,失敗大多情況下就會萬劫不復,富二代家底厚實還好,普通工薪階層攢錢創業,賠不起。
一旦血本無歸,後半輩子都要為這筆創業填坑,試錯成本太高。
……
“算成功了嗎?”
小熊單車,一堆人頭看著投屏上的資料後臺,從早上八點開始就能正式在app上充值押金,掃碼騎行。
第一筆入賬是99元,然後七八個99元押金裡,才會有一個198元。
首批5所院校,每所投放了160輛小黃和40輛小紅,總計1000輛。
如今一個小時過去了,小黃與小紅的押金比例遠高於車輛比例4:1,算起來差不多8:1左右,很懸殊。
證明很多人還是喜歡押金99元,而198元太貴,哪怕小紅質量好。
整體科技與質感更佳。
當然,現在只是共享單車上線運營第一天,連上午夠沒有過去呢,怎麼著也得兩三天後或者滿一週。
“不知道能共押多少。”
資料後臺一筆筆押金入賬在增長,現在九點半很多大學生都沒起床,中午下午什麼估計會猛漲一波,那現在更關鍵問題就是一輛單車,平均能被多少人共享押金,希望越多越好。
小黃車製造成本在200元,只要2個人掃就等於收回了製造成本,至於運營等其它成本,等後期再說。
如今5所大學單所,各自投入了160輛小黃車,那就得收押3.2萬。
小紅車製造成本800元,平均至少兩個半,算起來也是3.2萬元。
單所學校,收押6.4萬元。
5所學校,總計得32萬元。
以上只是先期資料,畢竟200輛單車基本是不能滿足一所校園執行的,後臺資料反饋,以及地面推廣團隊統計資料等等,日後會進行差異管理。
人多的學校多投放一些,人少的少投放一點,保持一個最佳比例。
前提,沒其它對手之前。
……
“看3望5。”
張龍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單車製造和投放成本大約要平均3個人的押金才能持平,剩餘單車磨損維護和app維護修復等等成本再說,要看到5人。
小黃車也好小紅車也罷,最終都要平均有5人押金才能保本運營,拿押金的錢繼續擴充市場,加速擴。
小熊單車本身就準備了8千萬資金打底,押金在app就是公司資金。
只要留存一部資金能保證流暢退款就沒有問題,流動資金隨便用。
2013年暑期了,智慧手機其實已經逐漸佔據了大學生用機主流,正常消費也好還是攀比也罷,不用管。
只要智慧手機能下載小熊單車app能掃碼使用就行,流程很方便。
組裝工廠沒有停止繼續生產組裝,5所大學總計1千輛只是起步,一週後開始收費騎行了,就會再擴充。
單所200輛如果滿足不了在校大學生,那就300輛、400輛等等。
不過預計暫時不用再增加投放,畢竟暑期放假會走空很多學生。
不回家的學生,才要騎車。
還好距離暑假正常還有半個多月,各大不同學校兩週或三週時間,倒也能充分的統計出在校使用量,等暑期結束後,那個時候的生產量也上來了。
就可以快速擴散投放了。
“我去兄弟,啥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