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留學生(第2/2頁)
章節報錯
徐偉說做就做,他命人聯絡了大漠的官員,讓他們今年提前過冬,準備100萬頭耕牛和100萬匹伏馬,想辦法賣到整個中原廣大的鄉村,同時命人找到黃月英他們的縫紉機廠,貸款1000萬讓他們擴大生產,最好形成每個月十萬太的生產規模。再加上其他的工業產品送到中原廣大的鄉村,吸納幾百億資金,農副產品的通脹壓力自然就下降了。
於是就諸葛亮他們喜從天降,剛剛不過賣出幾架縫紉機,還沒有打出名號,就被這天降大禮包砸中了,有了1000萬擴大生產,每個月還有10萬臺的訂單,小作坊瞬間成為了大乾最大的工廠之一!
8月末,幽州已經徹底進入三伏!
一艘來自螃蟹島的運輸船停靠在泉州碼頭,而後從泉州登上了去往薊都的火車。
“先生,這就是你說的火車?”曹昂一臉震驚的看著飛馳的火車,跟著他生怕的年輕人也是震驚不已,他們立刻大漢才不過幾年時間,怎麼現在的大乾國就變得讓他們不認識了。
郭嘉感嘆道:“就是因為大乾變化快,我才向主公提議,讓你們來大乾留學,要不然的話,我們螃蟹島真有可能成為野人的國度!只有在大乾留學,我們才能跟上大乾的發展,把大乾的技術運用到我們螃蟹島來!”
當初郭嘉在薊都見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深知要他們繼續在螃蟹島偏安的話,他們會被大乾甩的連尾巴都看不到,到時候他們就真成為了野人了,這是郭嘉難以接受的事情。
於是他找到了曹操,對他說了薊都見聞,同時提議讓各家派出嫡系子孫去大乾留學,學習製造機械的本事,因為郭嘉認為大乾有限制的發現,靠的就是機械。
而曹操瞭解大乾的發展之後,同意了郭嘉的想法,他召集了島上各家家主,說了留學的事情。這些家主也同意了留學的事情。
於是就有了曹昂這批留學生,他們大部分都是十幾歲到二十不等,都是各家嫡系子孫,總共有100多人來到薊都機械學院留學。
就在這個時候火車忽然停了,很快列車早就來到這裡,對他們解釋說道:“馬路上有大群的牛馬要路過,火車將停在鐵軌上,等這些牛馬過去了之後才會執行。”
“馬路?牛馬群?”他們發現這些詞單獨他們都認識,但合在一起他們就難以理解了。
這又不是草原,怎麼可能會有馬群的存在,馬路?專門給馬群準備的道路?
列車長笑道:“這馬路就是給馬群準備的道路,每年的冬季草原都會有大量的牛馬進入內地,為了防止他們破壞莊家,也是為了讓怕它們走失,執政特意準備一條封閉式的道路,用大量的欄杆圍住了道路的兩旁,這樣馬兒進入了這條路之後,就不會跑到其他地方去了,並且在道路的兩旁準備了大量的飼料,當然馬車,人也可以走,不過因為是給馬兒準備的,所以叫做馬路。”
還真是這樣,眾人都驚奇了!
“轟轟轟!”沉悶的雷鳴聲開始緩慢傳過來,郭嘉知道這是萬馬奔騰的聲音,然後聲音越來越響。
一大群牛馬遮天蔽日的從過了他們前面的道路,不時有牧民把想要逃離的馬兒趕歸隊!
他們整整等了一炷香,時間這群牛馬才徹底離開。
這一幕震驚的曹昂等人半天都說不出話來,從動派遣工和打通了硫磺和木材市場,螃蟹島財政收入提升了10倍都不止,有了錢之後,他們在大乾購買了大量的伏馬耕牛和鐵器用來開荒運輸。
但此時螃蟹島牛馬數量加起來也就上萬頭,我剛剛從他們面前經過的牛馬群,就有好幾萬頭了,你整個螃蟹島不多,這讓他們如何不驚訝?
“大乾的人把馬群感到中原做什麼?”曹昂不解問道。
郭嘉回道:“這些牛馬是要販賣給大乾的普通百姓的,每年都會有幾百萬頭大牲口進入中原,成為大乾百姓手中開荒的助力,就是因為數量眾多,大錢才要專門修建馬路來給這群牛馬行走!大乾發展如此快,佔據草原可以說是重要的原因,正是這些牛馬拉這大乾飛速前進,而現在雷公更是把前進的動力改成火車了!”
曹昂他們這個時候終於有點理郭嘉讓他們來留學了,從牛馬的數量就可以看出雙方的差距實在太大了。
而後曹昂說道:“我們螃蟹島的變化太少了,除了多了一些田地,可以說毫無變化,緩慢的變得像另外一個大漢而已,但真正的大漢都比不過大乾,就更不要說我們這些山寨貨了。”
另一名年輕的學員孔誠也跟著說道:“火車和輪船技術我們一定要有!有火車和輪船,我們的貨物才能運到大乾來販賣!”
當然還是有一些同學擔憂道:“大乾雖然強大,但對我等太過於苛刻了,我們只學他們的技術就行了,國策可不能學習他們的。”
“可大乾能有今天的成就,只怕就是因為均田吧?”一個年輕的學子稍顯遲疑的說道。
說到均田的話題,這天就聊不下去了,一來就是他們就是被大乾用這樣的方法趕到螃蟹島上,這是他們內心當中最大的傷疤,這群人年紀不小,還沒有忘記當初在大漢的生活。
二就是螃蟹島自然是沒有私有土地的,但也不是國有,而是門閥所有制,所有的土地都是控制在他們這些家族手中的,即便是曹操都不能從他們手中奪取,那這些門閥,再把自己手中的土地分給一些旁支或者軍事人員,有點退回了春秋時期的分封制度。
沉默了一陣曹昂道:“我們來大乾是學習技術的,其他的事情不需要我們來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