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皺著眉頭想了想說道:“我們只知道這點資訊,想要找到解決的方法很難!”

龐統也點頭說道:“在大漢這就根本不算事!沒有人重視過,自然也就沒有人想過要如何解決了!”

物價漲了不到一倍,這也能算是經濟問題?就算是餓死了千八百人,也是上到奏摺的事情。

徐庶想了想說道:“按理來說,大乾不缺少糧食和布匹,衣食有保障的話,只是鋼鐵,煤炭,水泥,木材這些和百姓關係不大的物資上漲,要是大乾把這些工程都停了,這需求不就停了,物價自然就下降下來了!”

諸葛亮卻說道:“這可是上千億的工程,豈能說停就停,要真停了,光債務都足夠讓大乾朝廷破產了!還是應該想辦法開源,要是可以弄到足夠多的鋼鐵,水泥,煤炭,木材這些東西的物價就不打下來了。”

“破產,雷公弄出來的新詞,和周王的債臺高築應該是同一個意思吧,活了這麼久了,第一次知道朝廷還可以破產的!”龐統笑道:“還真想看看大乾朝廷破產到底是什麼樣子!”

龐統這話讓龐德公嚴厲的瞪了龐統一眼,這樣的話要是傳出去,有他好受的!

三人被龐德公一瞪,頓時不敢再開口了。

而其他大儒討論許久也沒有想到什麼好辦法,畢竟專業不對口。

如此局面讓趙岐都一陣失望道:“難怪雷公不喜我儒家,我等已經把實物丟的乾乾淨淨,不能解決問題了,只會清談務虛,難怪雷公會看不起我們儒家。”

許劭道:“趙師,我會回去之後查詢一下書籍或有收穫,大乾國傳承了幾千年,總會有想同的歷史的,我們也可以借鑑祖先的智慧!”

這個時代也是有一些記載了經濟的書籍,像司馬遷寫的《貨殖列傳》和《平準書》,還有歷代正史大都有《食貨志》,《管子》等書籍。所以這些大儒在回家之後,就開始查詢這些書籍,

而這些大儒在查詢書籍之後,還真紛紛在報紙上建言說什麼,多建立一些鋼鐵,水泥廠來解決這個問題!

要不就嚴懲奸商,讓他們不敢來要債,對這些大儒來說,像董卓一樣用告緡令屠殺商賈有點過分,但商賈要利息,甚至還敢討債,這就有點得寸進尺了,真以為現在的大乾還是東周時期,欠債務還要築造一個高臺來躲!

總之還是沒有逃出封建思想的老範圍。

而這些報紙徐偉也看了,沒有多少深意,他們還是習慣用權利來解決經濟問題,徐偉對他們的表現也是極其失望的。這不是他想要看到的東西。

說句實在話,徐偉把他們留下,就是因為知道思想要碰撞才能擦出火花,工業時代不但是科技的進步,也是思想大開放的時期,各種思想家的智慧在這個時代爆發。這才爆發出人類文明最璀璨的時期,可以說這個時期就是人類文明最黃金的時代。

而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思想大爆發,是因為工業時代的思想,道德,倫理是和封建時代完成不同,當一個社會已經進入了工業化社會了,封建時代的禮教就難以適應社會了,造成各種矛盾,大家要想辦法解決這些生活當中的矛盾,不能解決這些矛盾,國家就會滅亡。

於是在機器進入這些國家的同時,各自不適合封建制度的矛盾也進入了這些國家,在各種思想激烈碰撞才會出現三權分立,天賦人權,這些點燃整個文明的思想,而後在這些思想的指引下,形成一套適合工業時代的思想道德,倫理和文明。

“這些人的思想太老舊了,三觀已經古代了,看樣子我是要等下一批學子成長起來!”徐偉無奈道。

放下了對趙岐這些大儒的情報之後,徐偉拿去了專利局新的專利報告來看。

在徐偉的帶動下,蔡巧這個榜樣的鼓舞下,很多人也想要靠著發明一夜暴富,所以大乾現在的民間發明家非常多,申請的專利也非常多!

而且也的確有人拿出不少好東西,像一些鐵匠世家,拿出來自己家族幾十上百年研究出來的合金配方或者鍛打技術,這對提升大乾的機械水平非常有利,還有什麼印染技術,養殖的技術,種植的技術。

雖然大漢雖然保守,但沿襲了上古時代的傳統,一個家族深入研究一種技術(經學也是這樣,代代研究成為了家學),這種代代相傳的技術,甚至不差給現代多少,只是他們很少被公之於眾而已,最終在戰亂中,隨著家族的敗亡消失的無影無蹤。

而現在這些研究了幾百年的技術,有專利局的保護,可以拿得出來擴大生產,賺取更多的利潤。自然有很多人為了金錢拿出自己祖傳的技術了。

但更多的還是那種欺世盜名之徒,弄個什麼八條腿的凳子,或者六個輪子的馬車等等!想要來專利局招搖撞騙!因為他們的專利被認可了,就可以得到10萬錢的貸款用來建設工廠,當然這樣的騙子得到錢自然不可能開什麼工廠,而是自己花光,再想辦法弄個新的專利繼續騙錢。

所以徐偉接過了稽核專利的權利,每個登記的專利他都會來稽核一遍,即是為了防止騙子出現,同時也是想要發掘出有用的專利。

徐偉本以為今天自己會看一群奇形怪狀的圖紙的時候,卻沒有想到看了幾份專利之後,還真看到了好東西了!

“居然有人把縫紉機弄出來了!”徐偉吃驚不已,這可是三大件呀,技術含量可不低。而後徐偉靈光一閃道,我想到了一個方法可以消耗一部分百姓的財富了。

這種的通貨膨脹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投資過熱了,次要原因就是大量的工程讓百姓手中有錢,他們購買生活用品或者修建新房抬高了物價,因為徐偉的農業貸款,現在大乾的農村並不缺少各自農具,所以百姓手中的錢以改善生活為主。他們的需求一下擴大的速度太快了,農場生產更不上速度了,這才照成了各自農副產品價格上升。

但要是自己弄一些像縫紉機,耕牛,伏馬這些農業大件下鄉,這應該可以消耗不少資金,而且這些東西也可以幫助農民改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