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水道爭奪戰(第1/2頁)
章節報錯
曹操擔憂道:“光這點火炮遠遠不夠,雷公的火炮比我們多幾十倍,又佔據騎兵的優勢,而且雷公這人一向深謀遠慮,他真來到定陶成必定會有打贏聯軍的把握的!”
曹操的擔憂同意也是劉備和袁紹的擔憂,他們現在這樣被動挨打顯然是很難獲取勝利的,但想要主動進攻,大乾軍卻有好幾萬騎兵在城外虎視眈眈!而雷公這些年百戰百勝,他們擔憂等雷公來到戰場,他們要如何打贏雷公!畢竟當年連皇甫嵩都死在雷公的手上。而劉備等人卻沒有幾人認為自己的軍事才能超越了當年的皇甫嵩。
這個時候郭嘉淡然道:“聯軍消耗了近10萬將士的性命,這才讓他們在司隸,兗州,青州建立起一條几千里長的防線,我們已經做了能做的一切了,現在雙方只能憑藉硬實力來決定這場大戰的勝利者,看是雷公攻破我們的防線佔據中原,還是我們守著定陶,讓雷公撞的頭破血流損失慘重,退出中原!”
劉備,袁紹和曹操聽到這話恍然清醒過來了,是呀!能做的他們都做了,後面的大戰就是拼硬實力的時候了!他們再著急也沒有用。
兗州山陽郡,昌邑城。
王勇帶著大軍望著前方高大的昌邑城激動不已,昌邑已經是兗州最後方的大城池了,要是攻下昌邑和定陶,整個兗州算是被他們攻佔了,這次中原之戰最大的戰果算是被他們奪取了。
而且袁紹為了保住兗州,把在徐州和豫州的大量士兵都徵調到了昌邑這裡。所以王勇要是真把昌邑的大軍殲滅,奪取兗州東部的徐州,南部的豫州對大乾軍而已可謂是探囊取物了。
但等王勇把營地修建好,繞了一圈昌邑準備進攻的時候,卻發現昌邑也不是那麼好打的。
它本是兗州刺史部所在地,屯有大量糧草軍械,加上袁紹為了防備大乾軍把昌邑塢堡化了,甚至在昌邑城和泗水河前面修建了一座名為泗水堡的小型塢堡用來加強防禦,和中間的泗水河形成了雙重的防禦體系。
有點像襄陽和樊城的防禦體系,所有現在王勇想要攻克昌邑城前面的泗水堡,卻容易被關羽從昌邑支援,泗水堡城小而池堅,王勇一次難以投入太多的兵力來攻打泗水堡,而他想要繞過這個塢堡進攻昌邑的話,卻有可能被前面的塢堡截斷後來不說,還容易被泗水和分割成兩路人馬,進攻的時候難以形成合力!
而要是王勇想要把昌邑和泗水堡包圍起來圍攻,那麼他的8萬大軍就會泗水河被分割成為三路難以相互支援的人馬,而昌邑守軍卻可以透過聯通雙方的暗橋兵力相互支援形成合力!也就是說王勇的大軍只能發揮出大軍三分之一的戰鬥力,而現在王勇身邊的兵力不過和關羽相當,這讓王勇傻眼了,這該怎麼打?
歷史上襄陽和樊城的防禦體系在蒙古人的圍攻下堅持了三年時間而且還是在糧盡彈絕的情況下堅持的。而這個世界的泗水河雖然不如長江寬闊,昌邑和泗水堡也不如襄陽樊城的防禦體系,但大乾軍也沒有當年蒙古人的兵力優勢,關羽不需要守三年,可以守住半年他就勝利了。
可以說現在的昌邑是城高池深,防禦堅固,兵力充足,守將更是有萬人敵之稱的關羽,這樣的昌邑自然不好打了。
而王勇帶來的10萬大軍,進攻這一個多月的戰鬥,到達昌邑只剩下8萬多,可以用來進攻的步兵也只有4萬多,經過這上千里路程和戰鬥,將士們非常疲勞,現在想要攻打下昌邑可以說是極其艱難的!
王勇思考幾天之後,發現想要破開昌邑的防禦體系,只能依靠火藥來暴力破城,但偏偏他手中的火藥也差不多用光了,王勇這一路攻克的城池塢堡比黃龍要多,火藥消耗的自然就快了,他想要向東路的李鋼借調火藥戰鬥的。王勇本以為他和李鋼的關係,這應該算不了什麼大事情。
但李鋼回覆他只有一個滾字!
李鋼的情況比王勇更加差,王勇好歹打穿了整個兗州,攻克了5郡之地,而李鋼卻只攻破了一個濟北國,而後就遇到了駐紮在泰山郡的臧霸,臧霸熟悉地利,依靠泰山險惡的地形層層阻擊李鋼,到現在李鋼的大軍還被困在大山當中,他現在都缺少火藥,怎麼可能借給王勇。
缺少攻城的利器,兵力上又不佔據優勢,王勇只能把自己面對的問題上報在魏郡的指揮部,請求兵力和火藥上的支援!
昌邑城,泗水堡!
關羽等人也在觀察駐紮在他們面前的王勇部!而他帶了8萬士兵,只見大乾軍營帳之外,有一條兩丈寬一丈深的壕溝,壕溝之外的拒馬鹿角數量眾多,還有好幾層銀光閃閃的鐵絲網防禦,除此之外還有眾多的箭樓在營地各方可以說這完全是一個樹木修建的城池。
孫策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說道:“關軍侯,大乾軍營地新建,陣腳未穩,我軍可以在夜晚突襲大乾軍的營地,必定有所斬獲,而且也可以振奮我軍計程車氣!”
關羽看到這個大營嘆口氣說道:“這種營地幾乎每個大乾軍的將領都會佈置,還有一個非常不好聽的名字,叫烏龜防禦流!雖然佈置起來極其繁瑣花費,但配合大乾軍眾多的武器器械,可以說比堅城還要難以攻破,這些年來還從來沒有人攻破過大乾軍的塢堡!別的不說,光營地最外圍的鐵絲網你都很難衝的過去。當年我和大將軍追擊雷公的時候,就是在雷公的鐵絲網下吃了大虧!”
孫策不服氣道:“但我軍要是光防禦不反擊大乾軍,大乾軍更加會肆無忌憚的進攻昌邑,我軍反擊戰果多少倒是其次的,可以把大乾軍計程車兵攪的不得安生,難以恢復士氣精力也是好的!而且有泗水在,我軍可以透過水師來快速運兵,大乾軍的騎兵總很難度過泗水來追擊我們吧!”
泗水河雖然比不得長江和黃河,但在昌邑一線的寬度也有兩三百丈,這還是因為今年乾旱的關係,要是在豐水期最寬闊的時候有兩三里,雖然也有一些淺灘可以渡河,但卻已經是遠離昌邑之外幾十裡之地了,也就是說在這方圓幾十裡之地,騎兵的作用還不如水師快捷!
而諸侯聯軍為了保住自己糧道的安全和兩路大軍之間的聯絡,劉備已經把自己在荊州的水師透過淮水流域來到了這泗水河中。
關羽想了想讓孫策帶領5000士兵,在昌邑之外建立一個營地,可以和昌邑形成掎角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