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襄楷的擔憂(第2/2頁)
章節報錯
執政可以打下整個天下,靠的是大乾的百姓的支援,還有軍校源源不斷培養的軍官,現在的功臣,真敢出工不出力的話,執政撤除他們,用其他的軍官取代他們,也照樣可以平定天下。”
襄楷一想還真是這樣,張白騎他們做沒有遇到徐偉前,不過是黃巾軍的一個小渠帥,大漢一個校尉就可以剿滅他,牛貴,王磊他們。更是大漢最底層的普通百姓,大字都不識幾個,這些人要是沒有徐偉只怕早就餓死了。
…
現在大乾的功臣在沒有遇到徐偉前都是一些失敗者,因為徐偉才有今天的地位,而且他們當中也沒有誰是真正不可取代,這些人還真沒有和徐偉討價還價的資本。
賈詡道:“執政已經有自己的想法了,他也知道大乾的功臣可能會影響到以後治理天下,所以他丟擲海外的土地,想把這些功臣全部弄到海外去,減少他們對大乾內部的影響力。
而曹操就是執政的馬骨,只怕這兩年執政都會支援曹操,讓曹操在螃蟹島發展起來,只要有曹操這個成功的例子,到時候只怕有很多功臣想要分封在海外,這樣我們就解決了如何酬謝功臣的問題,也解決了大乾內部內耗的問題,還可以清出一些位置,安排更加有才能的人來治理天下,可以說是,分封海外一舉多得!”
賈詡的說法並沒有解除襄楷的擔憂。
“剛剛執政制定的大乾未來發展計劃,你也聽到了,一個個工程量大的嚇死了,即便我們大乾基建能力很強了,但我還是會擔憂這樣會出亂子,自古以來天下平定之後,就沒有這樣大搞基建的,而是與民休養生息,像執政這樣亂來是要出大亂子。
“大搞建設的也不是沒有,始皇帝就是這樣做的,但暴秦卻二世而亡,文和,你不覺得我們這位執政和當初的始皇帝太像了嗎?
始皇帝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幾百年的戰亂,開創了一個全新的王朝。”
“而我們這位執政斷絕了幾百年以來的門閥士族,也算是開創一個新的時代,同樣他們也是野心勃勃的這,始皇帝一統天下之後,並沒有停下他征戰的步伐,北伐匈奴,南征山越,所以始皇帝的一生都沒有停下征戰的步伐。”
“而我們這個執政更是厲害,天下還是沒有一統的時候,大漠就已經被他吞併,而現在劉備還沒有消滅,卻迫不及待的丟擲海外大陸,顯然平定天下之後,我們這位執政野心勃勃的想佔據這些地方。”
這兩人都是500年一出的雄主,我只怕兩人的結局都是一樣,大乾好不容易有現在的局面,會因為過度的濫用民力,弄得民心盡失,而導致天下崩潰。
賈詡聽聞襄楷最後一番話,發現徐偉還真和始皇帝有幾分相似,但他想了想道:“執政和始皇帝還是有不同之處的,始皇帝雖然受過苦,但他的一出生就是皇族中人,對天下的百姓只有鞭打,而很很少有愛戴之心,百姓對始皇帝而言就是工具,生活的好與壞他都不在意,只要不影響他統治天下就好。
但我們執政是真從底層百姓打出來的,他了解底層百姓生存的狀態,同情百姓,愛護百姓,我這些百姓也沒有辜負執政對他們的愛護,就是在他們的支援下,執政才有了一統天下的資本。
大師說大乾用民力過渡,這不能算是事實,在大乾就根本就沒有什麼徭役,甚至可以說整個大乾只有三成稅,也只有這一種稅收,即便是百姓幫助我們大乾做事,執政也是付了錢的,這就相當於朝廷在僱傭百姓做事,只要可以賺到錢,百姓就可以養活自己,自然就不存在什麼使徭役過度的,這天下的百姓都不是做事來養活自己,幫朝廷做事,和幫商家做是有什麼不同?”
…
“大師看看現在大乾每年要僱傭的百姓,哪一年低於上百萬人,天下的百姓又有幾個不願意幫我大乾做事情,每次大乾朝天要僱傭百姓做事,大家都是蜂擁而至的,在這種情況下說什麼濫用民力就是笑話了,百姓還巴不得把他們全家人都僱傭走,甚至成為官營工廠的工人,這樣就有旱澇保收鐵桿的莊稼。”
襄楷忽然發現大乾和大漢是完全不同,官營工廠在大漢人人厭惡,因為在那裡做事你不但沒有收入,還要自己養活自己,後市資本家剝削工人的手段,在這一套制度面前都算是小兒科了。
但在大乾卻是安置功臣的地方,只要進了工廠,一輩子就不用忍飢挨餓了,在大乾地位也高,收入也好,可以說這是大家最希望進去的地方。
在這種情況下,大家都巴不得進入官營工廠,再說什麼使民力過過度,這就是耍流氓了。
“而且我認為把功臣分到海外更是神來之筆,自古以來功臣是最難安置的,高祖皇帝為了穩定江山,幾乎把異姓王殺得乾乾淨淨,世祖皇帝雖然仁慈,優待功臣,但卻又為後漢虛弱埋下伏筆,這些功臣快速轉化為危害天下的門閥氏族,他們和朝廷爭權奪利,損害天下百姓的利益,以至於後漢軍力不足前漢十分之一。”
“而現在功臣問題輪到我們大乾來解決了,而這次執政另闢蹊徑,走出了第三條路,那就是把功臣分封在海外,他們即便是禍亂,也也只能禍亂海外。
而且這樣分封的手段,也變相的擴大了我大乾的地盤,可提升我大乾的勢力範圍,甚至等我大乾內部人口滋生過多,土地不夠分的時候,這些海外的諸侯國就是我們大乾人口的洩洪口,流民全部可以遷移到這些諸侯國境內當中,可以說是一舉多得的事情,有這些諸侯國在,說不定我大乾會重現周朝800年國運的歷史。”
“八百年江山,文和你真敢想,老夫只希望這大乾的江山不二世而亡就很好了,執政太心急了,又喜歡新奇的玩意,經常弄出新的制度,但新的制度往往意味著沒有經驗,全要靠大家來摸索,但只要摸索,又哪裡可能不出現錯誤,治理江山小錯還可以想辦法改進,但要是出現了大錯,就會弄得天下大亂。
所以自古以來治理江山就以無為而治為主,沿用前朝的制度小修小補,哪有像我們只有執政一樣的,前朝的制度完全摒棄,完全用一套新的制度,而且如此想要有作為的,巴不得上千年的事情,在一代人手中就完全解決,這是要出亂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