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襄楷的擔憂(第1/2頁)
章節報錯
有了這個軍銜制度暫時吊住了大家的胃口,秋收之後就是召開四民大會的時間,大家最多等半年就可以知道結果了,而這點時間他們還是願意等的。
現在已經有不少人開始在幻想自己的軍銜等級和即將要享受的福利待遇。
同時他們知道了徐偉想要開創一份超越三皇五帝功業的野心,不少人內心當中都有點哀嚎,光徐偉剛剛說的行業就夠他們辛苦建設幾十年的了,只怕以後的日子照樣不會好過。
他們這位執政一向是精力充沛,平定天下之後還想如此折騰,從古到今3000多年的歷史,也沒幾位帝王是這樣的。他們想要享受生活的想法怕是要落空了,以後大家要做的事情只怕會更多。
當然分封海外的事情也在眾人的討論範圍當中,甚至還討論激烈。
雖然大家都捨不得薊縣的富裕生活,但卻不代表大家不想要一個完完全全屬於自己的島嶼或者是國家。
其中一位參謀開玩笑說的:“要執政把金銀島分給我,即便只有上百畝,但只要可以挖得出金銀,我也願意要啊!”
然後馬上就有人嘲諷道:“這你也敢想,去年金銀島挖出來的金銀就超過了500萬兩,換成錢的話這有幾十億,即便是我們大乾也沒有幾家工廠的利瀾超過這個。而且今年以來倭島四周又出現了好幾個金礦區,只怕今年挖出來的金銀會更加多,現在一般州郡都不如倭島重要,只怕你想靠近倭島都艱難,真要去了海外,此話也是隨便的一個荒島!”
“但其他的荒島即便地再多,也不如我們大乾內地,那分的田地再多有什麼意思,在薊縣生活的多好,去了海外菸瘴之地,說不定一個病疫就把我們全帶走了。”參謀不服氣道。
“話不能這麼說,內地可能有疫症,但海外的島嶼就很少有這樣的事情,而倭島可以發現一個金銀礦,說不定其他島嶼會有其他的物產,只是我們現在不知道而已,只要探測出這些海外島嶼的特產,到時候說不定有很多人想真的去海外了。
我覺得還是先看看曹操他們的動向,他們不是分到北方的螃蟹島,等幾年之後,要是曹操還是發展不起來的話,說明分封去海外只能吃苦,但要是曹操真能發展起來,我們都吃了這麼多年苦了,為子孫後代再吃幾年苦也算不得什麼。
畢竟去了海外就不像大乾內管的這樣嚴了,看執政的意思,那完全就是屬於我們的獨立國家了,我們在大乾內部不能成為諸侯,但要是在海外成為國王也不差!”
許多的參謀都贊同的點點頭,他們跟著徐偉花了十幾年時間,把一個馬邑打造成為了塞上江南,有了這個經驗之後,他們並不介意去荒僻的地方,他們只是擔心去了那個地方看不到前途,一直吃苦就不是大家願意看到的。
…
所以關鍵在於真去了海外有沒有前途,現在有很多人都在盯著曹操他們。
而在另一邊襄楷和賈詡兩個人相聚在一起,議論今天的事情。
襄楷無奈道:“果然又是這樣,我們這個執政好像特別擅長畫大餅,只是不知道這次的軍銜制度又會是什麼樣子?”
賈詡道:“可能會給點金錢上的補助吧,大乾並不缺少錢財,多給這些打天下的功臣一點錢,算不得什麼,大乾支援的起。
但是特權的話可能不會給,透過我這幾年的觀察,發現執政不喜歡特權,一直致力於讓天下人人平等,甚至為了保證這一點,連皇帝都不願意做,這點詡及其佩服執政,能拒絕皇權的誘惑,華夏文明3000年也只是在上古時期有這樣的傳聞,而且還不知道是真是假,但今天詡算是見識到了。”
襄楷擔憂道:“但我覺得這事情太不靠譜了,尤其是天下還沒有平定的時候!”
如何對待功臣問題,一向是千古難題,劉邦打天下的時候亂許願,什麼都敢封,所以支援他的人就多,而項羽就特別小氣,以至於很多原本是他的部下,但也反叛了項羽,最後投靠劉邦來圍攻他。天下最後也被劉邦奪去了。
但打完項羽,劉邦很快也遇到問題了,他發現自己把天下的大半都分封出去了,尤其是韓信這個齊王,實力都不比他這個漢帝差多少,你是為了自己家的江山,劉邦又把這些異性諸侯王全部殺乾淨。
而劉秀身為位面之子,打天下容易,對待功臣也算是仁慈,但就是因為這仁慈,讓東漢政府一直難以強盛,這些功臣成為了東漢政府最大的蛀蟲。
而現在他們執政屬於特別小氣的那種,地位不願意給,特權也不願意給,襄楷都擔心大乾軍心散盡,讓劉備反推了他們,畢竟現在天下還沒有徹底平定,劉備還有半壁江山在手。
賈詡一臉澹然道:“這點大師不用擔心,執政不是靠著幾個功臣打天下,高祖皇帝要是沒有蕭何,韓信,張良這些功臣,就不會有大漢的400年天下,世祖皇帝要是沒有云臺二十八功臣的幫助,就不可能後漢這兩百年天下。”
“但現在大師看看我大乾的功臣,有哪個是不能取代的,他們又有那個是在遇到執政前功成名就的。
在我看來大乾的功臣都是因為執政才有現在的功勞,沒有任何人一個人是不能取代的,即便是換一些人,執政依然能打下整個天下。